字词 | 三缄口(三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缄口(三缄) 《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 春秋时,孔子与弟子数人,乘马车来到洛邑太祖后稷庙里参观。庙堂右阶前,有一尊金人塑象,嘴上贴了三道封条,背上还铭刻著一段教育人勿多言,勿多事的话。多言多事,则多败患。 后因用为谨慎言语的典故。 唐·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永忘一顾之念,难夺三缄之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