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部队营养
寒区部队营养是根据寒区地理气候特点和物产条件,研究部队的合理营养、膳食调配和饮食卫生,预防营养缺乏病和保障部队健康的重要措施。其主要点为:
营养需要量较一般地区高。处于冷环境中的人,基础代谢率较高,尤其是未适应寒冷者更为明显。同时,部队在严寒气候下执行任务,由于衣着笨重和要克服冰雪障碍,热能需要量比一般地区约高10~15%左右。并且要适当提高脂肪与蛋白质的供给量。维生素C对提高机体抗寒力有作用,应适当提高供给量。维生素E对抗寒防冻有一定作用,应引起重视。B族维生素可随热能需要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其摄取量。寒区冬季,昼短夜长,部队夜间活动较多,尚需注意增加维生素A的摄取量。
寒区杂粮供应比例大,蔬菜淡季长,必须合理调配。部队主食除大米、面粉外,尚有高粱米、小米和玉米等杂粮。合理的食用方法是做二米饭或是混合粉馒头、发糕、面包等。这样既可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营养价值,而又能够防止战士偏食,提高消化吸收率。蔬菜淡季长达半年之久,每逢冬季,蔬菜品种少,尤其缺乏绿叶菜,为使部队吃到新鲜蔬菜,必须做好冬藏。通常可按每人每天1.5~2.0斤计算,6个月需贮存各种蔬菜300~400斤。耐长期贮存的蔬菜品种有大白菜、大头菜、土豆、萝卜和胡萝卜等。主要是窖藏,也可以埋藏,贮藏的关键是控制菜窖的温、湿度,以防冻结与霉烂。各种蔬菜适宜的贮藏温度多在0~2℃,湿度在85~90%,其冻结温度多在零下0.5~1.0℃。要注意在保温情况下,搞好通风换气,并适时倒菜。白菜、土豆、萝卜和胡萝卜冬藏3个月以上,其维生素C损失达40%左右,维生素B2损失在30%左右。要正确食用冻菜。由于贮存或运输不当时,往往使蔬菜冻结。多数蔬菜冻后质量下降,影响食用。已冻结的蔬菜,应防止时冻时化,最好在食用前一次解冻。冻白菜和冻萝卜可在烹调前整棵置于冷水中解冻,而后洗净,切好,炒、煮不宜太烂,必要时也可以不解冻,直接洗切烹调。在吃冻菜时,不要用开水烫和挤汁,以免维生素几乎全部丢失。
结合任务、季节和条件,预防营养缺乏症。寒区常见的是维生素A、B2和C缺乏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食品调配不当,烹调方法不好,尤其是寒冷季节长,缺乏新鲜蔬菜,所以,大部分营养缺乏症发生在1~5月份。预防的办法是: 多贮存、供应胡萝卜,调剂适量的绿叶菜,春季还可采食部分野菜,如车前草、蒲公英、荠菜、苦菜、刺儿菜和蕨菜等。适当增加动物性食品的供应量,充分利用动物性食物,如肉、蛋以及肝类等,充分利用豆类与豆制品,如豆腐、豆芽等。战时最好采用肉类和蔬菜罐头,或利用脱水蔬菜。条件困难时,可制做松针浸液,服用后可预防维生素C和维生素A缺乏。夜间执行任务时,要注意增加维生素A的供给量。必要时服用浓缩鱼肝油和注射长效维生素B2,或给予其他维生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