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称
《尉缭子》关于建城立国要与本国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思想。 见于《兵谈》篇:“量土地肥 而立邑、建城。以城称地,以地称人,以人称粟,三相称也,故退可以守固,〔进可以〕战胜。 ”该书认为,在建立城邑、安排国防建设布局时,应根据土地的肥瘠,人口的数量以及粮食物产的供给情况来确定,并具体说明了粮粟、人口、土地、城邑的递进制约关系。 这种非单纯重军事实力的观点,说明古代兵家对综合国力问题已有初步认识,对经济实力制约军事行动问题也有了更深层的思考。 “三相称”与《孙子》兵法的“称胜”理论代表著古代兵学中“综合国力”理论的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