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四川系唐末至两宋在四川流行的佛教组织。学术界一般认为,由于晚唐会昌法难和五代变乱,密宗在汉地绝传。但据安岳、大足两县现存的摩崖造像和碑刻,在成都、金堂、广汉弥牟、大足等地却流行一支专持密教法术的组织。创始人为唐末嘉州 (今乐山市) 人柳本尊 (855年~907年),专持大轮五部咒,修持有成,建立道场,誓救众生,并往来各地传教,创立密宗寺院,四方道俗,云集座下。西川节度使王建曾召见柳本尊,并赐其寺院名大轮院。至南宋淳熙年间 (1174年~1189年),大足人赵智凤尊柳为师,弘扬密教,又创建宝顶山石刻密宗道场,遂有 “上朝峨眉,下朝宝顶” 之俗。关于密宗四川系的性质和传承,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柳赵是唐代正纯密教的法嗣,分别是第五代、六代祖师; 一种认为,柳赵所弘密教的行为属于民间宗教性质,非正纯密教的法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