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资宋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1)宋代内侍官非正式带高级阶官者称为寄资, 又称寄官。内侍升迁阶官,依法至内东头供奉官止,再迁则须转出,依外官例归于吏部。不转出,可以用寄资的办法带高级官阶。除待遇之外,寄资的升迁方式与带正式阶官同。待升至带御器械、押班、都知,则可正式带高级阶官。(2)吏人出职后如勒留或归司仍充吏职,其出职后所迁阶官亦称寄资。 寄资内侍官暗转官阶。即名义上不合条例的迁转官阶,但得预支该阶俸禄,因属非正式除授,故称寄资或暗转。如御药院供职的内侍官,按故事,常用供奉官以下,迁至内殿崇班(正八品,大使臣阶)即须调出御药院。内侍官往往恋栈,不愿调出,又要按年资迁阶,就使用此种暗转的手法,则所谓“寄资”,御药院内臣有寄资至武阶团练使者,享有团练使俸禄(《宋史·赵概传》、《国朝奏议》卷61司马光《上神宗论御药院王中正乞尽罢寄资令补外官》、《掖垣类稿》卷1《入内内侍省寄资武翼郎黄昭庆与转归吏部,先次参部出给请受文历,特差主管台州崇道观,任便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