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白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白草 中药名。 出《唐本草》。别名:水木通,五路白,白水鸡,水伴深鸟,白面姑,过塘莲,三点白,水牛草,水九节莲,白花莲,白叶莲,一白二白,田三白,土玉竹,白黄脚,五叶白,白桔朝,白花照水莲,天性草。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地下茎有须状小根。茎直立,或下部伏地,有纵肋,无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2~3厘米,基部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4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略成耳状,全缘或近全缘,绿色,两面无毛,基出5脉;茎端花序下的叶2片或3片,常于夏初变为白色。总状花序生在茎上端,与叶对生,长达14厘米;总花梗及花柄均有毛;花苞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边生细毛;花两性,无花被,出自花苞基部;雄蕊6,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蕊1,由4心皮联合而成,子房圆形,柱头4,向外反曲。 蒴果成熟后顶端开裂。种子圆形。 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长在低湿及近水的地方。分布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本植物的根茎(三白草根)亦供药用,另见专条。7~9月采收地上部分,晒干。 味苦辛,性寒。清利湿热,消肿,解毒。 治水肿,脚气,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疔毒。内服:煎汤9~15克;或捣汁饮。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茎含可水解鞣质1.722%。叶含槲皮素、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萹蓄甙(Avicularin)、金丝桃甙(Hyperin)、芸香甙和可水解鞣质0.544%。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