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补偿心理Jiazhang de buchang xinli
“补偿心理”是期望以成功的行动替换原先失败的行动,或对原来行动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家长的补偿心理,是指家长本人由于主客观原因未能实现的愿望,希望由子女来实现。这种心理,在家长之中是相当普遍的。因为子女是家长生命的延续,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是很自然的。尤其是现在的年轻父母,中小学时代正处十年动乱期间,没有读书学习继续深造的客观条件,本来有可能成就的事业未能如愿以尝,在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因此,现在的年轻父母,迫切希望由子女成就自己未竟的事业,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弥补思想上留下的遗憾。家长的补偿心理对促使家长重视子女的培养教育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心理一旦被子女所理解、接受,对子女的思想、学业的进步也是较大的动力。“补偿”的本义是以自己成功的行动替换原先自己失败的行动,以自己的努力实现未能实现的愿望。当然,作为家长希望从子女成功的行动来替换原先自己失败的行动,以子女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子女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不能强制子女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能把子女当成满足个人愿望的“工具”。因为子女是独立的人,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或附属品。另外,希望子女朝哪个方向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应自觉地把个人的愿望与子女的素质、能力、兴趣、愿望及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完全从主观愿望出发的“补偿心理”,很难完全实现;不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家长一意孤行,不仅得不到补偿,还会伤害子女,妨碍子女的身心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