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华苑
五代十国时苑囿。位于四川成都市中心一带。前蜀皇帝王建将城中摩诃池改名为龙跃池。乾德元年 (919),其子王衍又改名为宣华苑。当年摩诃池即为成都一胜景。初,隋文帝封其子杨秀为蜀王,“隋蜀王秀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有胡僧见之曰: ‘摩诃宫毗罗’。盖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广大有龙,因名摩诃池” (卢求: 《成都记》)。池阔千亩,池中建岛。环岸佳树奇花,亭台楼榭; 更增秀丽。杜甫曾有诗记其与西川节度使严武泛舟池上的情景: “湍驰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白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 唐高骈也有诗咏之: “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不辞不为青春醉,只恐莺花也怪人。” 王衍在此基础上,又广征民夫,增辟宫苑,建有重兴、太清、延昌、会真之殿,清和、迎仙之宫,降真蓬莱、丹霞之亭,飞鸾之阁,瑞兽之门。又作怡神亭与诸狎客、妇人日夜酣饮 ( 《五代史·前蜀世家》)。花蕊夫人有诗记其盛况: “离宫别苑绕宫城,金版轻敲合凤笙,每夜月明花树底,傍池长有按歌声。” 宋朝以后,宫苑颓毁,引水之渠逐渐游塞。民国初年,摩诃池已全部被填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