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客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客省 客省官署名。掌诸国信使朝见拜辞皇帝时的宴赐,及各地进奉,各少数族朝见贡献之仪,受其礼物并颁给诏书赐物、负责饮食款待。按官品等级颁给宰相以下节日礼物,大臣自外朝觐,掌赐酒馔。置客省使、副使、俱为武官迁转之阶。另置判客省事、管勾客省公事等主管本省事务。建炎初,将客省归并东上阁门,以知阁门事总管。 ☚ 皇城司 引进司 ☛ 客省 客省官署名。唐代置。宋辽、金、元皆置。掌接待蛮夷宾客。《资治通鉴·唐纪》: “初,代宗之世,事多留滞,四夷使者及四方奏计,或连岁不遣,乃于右银台门置客省以处之。” 《宋史·职官志六》: “客省、引进使:客省使副使各2人。掌国信使见辞宴赐,及四方进奉四夷朝觐贡献之仪,受其币而宾礼之,掌其饔饩饮食,还则颁诏书,授以赐予; 宰臣以下节物,则视其品秩以为等。若文臣中散大夫、武臣横行刺史以上还阙朝觐,掌赐酒馔。使阙,则引进、四方馆、閤门使副互权。大观元年 (公元1107年) 诏客省、四方馆不隶台察。政和二年 (公元1112年) 改定武选新阶,乃诏客省、四方馆、引进司、东西上閤门所掌职务格法,并令尚书省具上。又诏高丽已称国信,改隶客省。靖康元年 (公元1126年) 诏客省、引进司、四方馆、西上閤门为殿庭应奉,与东上閤门一同隶中书省,不隶台察。” ☚ 考察政治馆 客曹 ☛ 客省接待四方各地入京办事候官的人的官署。 客省官署名。南朝宋置,招待四方入京朝见皇帝的客人,由典客令掌管。其后省置情况不详。唐代宗时复置,以客省使为长官,掌接待奏计及四方外族使者。五代沿置。 客省官署名。唐后期有客省使,始有客省之设,五代沿置。宋代客省掌国信使朝见与辞别时宴赐以及各地进奉使、少数民族首领朝觐贡献的招待供应。设客省使、副使各二人为正副主官,后渐无职掌,成为武臣迁转之阶,另以判客省事、管勾客省事等差遣主管本省事务。南宋建炎初,并归东上閤门,以知閤门事总管。辽南面官中有客省,会同元年(公元1272年)置,设都客省、客省使、左客省使、右客省使、客省副使等官;领四方馆、引进司、点签司、礼信司、礼宾使司。金于宣徽院置客省,掌接伴人使见辞之事。以使与副使为正副主官。元在中书省、宣政院与太禧宗禋院均置客省。中书省所属客省,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置使,员额二人,其中一人兼通事,一人不兼。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增为使四人,副使二人,令史二人。掌直省舍人、宣使等员选举差遣之事。宣政院所属客省,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置,有大使二人,副使一人。太禧宗禋院所属客省亦置大使、副使各一人。明以后客省废。 客省内诸司名。先后隶台察、中书省。北宋在开封宫内閤门之西;南宋在临安东华门北。 职源与沿革唐永泰(765—766)间,于右银台门置客省,隶鸿胪寺(《唐会要》卷66《鸿胪寺》)。北宋沿置。南宋建炎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西上閤门、引进司、四方馆官并归东上閤门、客省。至绍兴初,客省官也已并入东上閤门司(《宋会要·职官》35之10、11)。 职掌收接帝后诞辰节四方进奉香及外国使人往来接伴之礼(贡献之仪、饮食之节、赐物回诏之礼等);宰相、近臣、禁军将校节物,诸州进奉,依等赐物回诏(《分纪》卷44《客省·使副》、《咸淳临安志》卷10《客省、四方馆》)。 编制宋初有判客省官、管勾客省公事官。仁宗嘉祐三年八月定客省使二员、副使二员。元丰新制正使、副使各二员(《宋会要·职官》52之23《诸司杂录》、35之3《四方馆》)。属吏有客省承受(旧名承旨)十人(《分纪》卷44《客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