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审视瑶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审视瑶函 《审视瑶函》,又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系中医眼科学专书。明傅仁宇著。初刊于1644年。清《八千卷楼书目》最早著录。主要版本有明崇祯17年(1644)焕文堂刻本、敬业堂刻本、清扫叶山房刻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排印本,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出新版本。 傅仁宇 (生卒年不详),字允科,明江宁 (今江苏南京)人,明末眼科学家。家传眼科,行医三十余年,长于眼科手术。可行金针拨障及钩、割、针、烙等术。他采集明代以前的眼科文献,结合家传及个人临床经验,在其子傅国栋帮助下,撰成了《审视瑶函》这部中医眼科名著。 本书共6卷,约17万字。卷首介绍五轮八廓、五运六气及前人医案; 卷1为总论,叙述五轮八廓所属论、目为至宝论,开导之后宜补论、钩割针烙宜戒慎论、内外二障论等;卷2概述眼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卷3—卷6介绍眼病症候。将眼病分为19类、108症,分述其证因治法,兼论小儿目疾、眼科针灸等。 此书综合了明代以前的眼科名著,内容录自《龙木论》、《原机启微》、《证治准绳》等,同时参以作者三十年眼科临床经验,是一部从理论阐述到临床证治都比较全面、系统的眼科著作。本书在中医眼科学方面的特点有二:一是对中医眼科理论有较多发挥。作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五轮八廓”等眼科理论,突出强调了目与脏腑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指出“目有五轮,属乎五脏,五轮者,皆五脏之精华所发”;“脏有所病,必致于轮、势必然也”。在病因上,发挥陈言的三因学说,明确提出“目病有三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皆为“丧明之本”。二是在临床论断和治疗上有很多独到之处。在诊断上,注重鉴形辨色,以验其目。对各种眼病的症状描述十分详细。并论述了前人眼科著作中未载的一些疾患,如色盲、眼肌麻痹等。在治疗上,主张标本兼顾,内外并治。书中对药物之寒热、生熟; 方剂之丸、散、膏、丹; 以及手术、针灸等均阐述详备。书中收载了300余首眼病方,其中石斛夜光丸、滋阴地黄丸等,均为流传较广的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常用。该书对眼病外治法也十分重视,除介绍了金针拨障术和钩、割、针、烙、点、洗、敷、吹等方法,并绘彩图说明多种外科器械,更载有煮针法。对术前洗眼、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均有记述。书中还对针灸治疗眼病详加阐述。定针灸适应症为13症,介绍常用穴位30穴,认为针灸治疗眼疾,只要熟明经络,症的穴真,可收敏捷之效。 由于本书是明以前中医眼科学术的一次系统总结,问世以来,一直为医家所重视,成为中医眼科学的代表著作之一。本书对中医眼科临床和学术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审视瑶函又名《眼科大全》。眼科著作。明傅仁宇撰。六卷。仁宇名允科,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末眼科医家。本书刊于崇祯十七年(1644)。卷首记有眼科基础理论和名医医案。卷一至卷二论述眼与脏腑、经络关系以及眼病病因、病机;卷三至卷六论述一百零八种眼科病证,载方三百余首,并有图说和歌括。内容丰富,在总结宋元以来眼科成就基础上,又有新发展。论述“五轮八廓”等眼科理论,强调鉴形辨色以验其因,主张标本兼顾,内外并治。指出手术治疗必持慎重态度。其中有些方药迄今仍在临床中应用。是书承前启后,在中医眼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崇祯十七年焕文堂刻本,清扫叶山房刻本,一九七七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审视瑶函眼科著作。一名 《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6卷,卷首1卷。明·傅仁宇撰。刊于1644年。卷首载眼科名医医案、五轮八廓及运气论; 卷1~2总论眼科生理及证治大要; 卷3~6将眼科病分为108症作了较详细的记述,共收300余方,并介绍金针拨内障以及钩、割、针、烙、用药宜忌、眼科针灸疗法,点、洗、敷、吹等眼科外治法。内容比较丰富。建国后有排印本。 审视瑶函书名。清·傅允科(仁宇)撰,6卷,刊于1644年,为眼科学专著。1~2卷为总论,3~6卷为各论。定眼科为108证,分门别类,每类之前冠以运气之说,然后分述诸证。并有医案、图说、歌括之类。此书影响较大,为一般医家所重视。 审视瑶函 审视瑶函中医眼科学著作。又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六卷。明傅仁宇撰。其子傅国栋(字维藩)刊印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傅仁宇(生卒年不详),字允科。江宁(今南京)人。祖上世代行医,傅仁宇秉承家学,尤擅长于眼科,集临床三十余年经验,又遍访名师高手,广收古书禁方,编成此书。时其子傅国栋、婿张文凯任职太医院,为之编校补充,太医院使陆彬作序。 ☚ 外科正宗 温疫论 ☛ 审视瑶函六卷。明傅允科 (生卒年不详)撰。傅允科,字仁宇,江宁 (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善医,以眼科名世。此书又名 《眼科大全》,成于明末,由傅允科父子两代完成。其子傅国栋,字维藩,为南京医院侍直御医,继父业辑成此书。卷首载列前人医案。卷一为诸论,阐述眼与脏腑经络关系。卷二病有三因,论眼病病因、病机,按内伤外感分十八类。卷三至卷六分列眼科一百零八证,载方三百余首,图说歌括俱备。此书除采自 《龙木论》、《银海精微》等眼科专书之外,还广收宋元以来名医治眼方论,并有发明。作者强调辨因施治,内外并施,标本兼治,而于手术必须十分慎重。此书在中医眼科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方药有些至今沿用。日本《医籍考》载康熙中王协所刊无名氏 《眼科全书》三卷,《青囊完璧》七卷。王氏序称,傅允科之书为窃此二书 (实为一书》之作。此说证据不足。有明崇祯十七年 (1644)焕文堂初刊本,清扫叶山房刻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59年科技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审视瑶函shěnshìyáohán眼科书。又名《眼科大全》。7 卷。明·傅仁宇撰。刊于1644 年。首载眼科名医医案, 次为眼科生理及证治大要, 再次记述108 种眼科病症及其疗法。书中对金针拨内障及其他外治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资料比较丰富。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审视瑶函 《审视瑶函》《审视瑶函》系眼科书。6卷。又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明·傅仁宇(字允科)撰,由其子傅国栋(字维藩)刊于1644年(崇祯17年)。卷首介绍五轮八廓、五运六气及前人医案23则; 卷一为总论,叙述五轮八廓所属论、目为至宝论、钩割针烙宜戒慎论、内外二障论等;卷2论病因病机,内容录自《原机启微》;卷3~6介绍眼病症侯,述其证因治法,兼论小儿目疾,眼科针灸等。此书将眼病分为19类、108症,收载三百余眼病方,论前附有歌括,便于记诵。书中又介绍金针拨障术,钩、割、针、烙、点、洗、敷、吹等眼病外治法以及用药宜忌。书中又绘图说明多种外科器械,更载有煮针法,对术前洗眼、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均有记载。最后附“眼科针灸要穴图象”,定针灸适应症为13症,介绍常用穴位30穴,又附各类眼药的配置方法。此书系综合各家名著编纂而成,内容录自《龙木论》、《证治准绳》、《原机启微》等,同时也参以作者家传眼科三十余年临床经验,故此书不失为一本综合性眼科专著。现有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排印本,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出新版本。 ☚ 银海精微 目经大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