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陕西省政府于1992年1月批准建立的第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市区渭河南岸,规划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开发区内有大中型企业16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5所。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一批像长岭纺织电子仪器研究所、宝鸡电光源研究所和宝鸡自动化仪表研究所等科技力量雄厚的厂办科研机构。各类科技人员8000多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700多人,形成了较雄厚的技术开发力量。宝鸡的铁路、公路畅通,邮电通讯设备发达,对开发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的主要领域是: 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稀有金属新材料技术及产品;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技术;其他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1991年至1995年的起步期内,重点抓好已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的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和产品三大支柱产业; 使一部分较为成熟的高新技术产品尽快形成生产规模。目前,待批和即将组织项目实施的企业达44家,有56个项目要求对其产品、技术进行审定,已批准进新建区项目9项。到“八五”末期,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7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出口创汇1亿元。开发区实行“一幢楼”办公制度,打破条块分割,减少层次,提高服务效率,逐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服务中心,包括工商、税务、信贷、保险、法律、外贸等支撑服务机构,以形成“社会办工厂”的新格局。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992年3月市政府公布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