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定心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定心汤

定心汤

据传,是用灯心草等熬汤,给刚生过孩子的产妇吃,有定心安神、止血通气的作用。《本草·附方》:“灯草煎汤代茶饮,即得睡。”例第三十回:“熬了些定心汤,打发李瓶儿吃了,安排孩儿停当。”

☚ 坐草   ">𣭈窟 ☛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菜肴部 > 羹湯 > 定心湯
定心湯  dìngxīntāng

以龍眼肉蒸之爲汁,與米湯和飲。《金瓶海詞話》第七十九回:“蔡老娘收裹孩兒,剪去臍帶,煎定心湯與月娘吃了,扶月娘暖炕上坐的。”

定心汤

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茯苓四两,桂心、炙甘草、白芍药、炮姜、炒远志、人参各二两。为末,每服四钱,加大枣二枚,水煎去渣,食前服。功能养心安神。治心劳虚寒,惊悸,恍惚多忘,梦寐惊魇,神志不定。
❷《医学衷中参西录》方。龙眼肉30g,炒酸枣仁、山茱萸(去净核) 各15g,炒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各12g,生乳香、生没药各3g。水煎服。功能养心安神。治心虚怔忡。因热怔忡者,加生地黄。

定心汤

定心汤

本方出自《三因极—病症方论》卷八。方由茯苓四两,桂心、甘草(炙)、白芍药、干姜(炮)、远志(去心,炒)、人参各二两组成。上药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枣二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功能温补心阳,益气安神。主治心劳虚寒,症见惊悸,恍惚多忘,脉沉细弱等。本方所治证属心阳不足所致。治以温补心阳,益气安神。方中桂心、甘草配伍之义,能温补心阳;干姜“通心气,助阳”(《医学启源》);白芍补血养心,合桂心调合营血;人参、茯苓益气补脾,以资生血之源;远志安神定志。诸药合用,共奏温补心阳,益气安神之效。本方适用于心阳不足之轻证。临床以惊悸,恍惚多忘,面色少华,舌质淡白,脉沉细弱为辨证要点。若属痰火内扰,瘀血内阻所致的心神不安,非本方所宜。
定心防风散(《圣济总录》卷十四) 防风、龙骨、远志(去心)、铁精(另研)各一两,紫石英(另研)、丹砂(另研)各二两,熟干地黄(洗切,焙)二两,人参二两半,干姜(炮)、细辛(去苗,叶)、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白茯苓(去黑皮)二两。上十二味,除另研者外,捣罗为散,再和匀,每服一钱匕,煮枣汤调下,加至二钱。如风热盛者,去干姜,加玄参一两。功能益肾温阳,潜镇宁心。主治中风惊悸,心虚恍惚,言语失常,或嗔或怒,志意不乐。
定心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龙眼肉30克,酸枣仁(炒捣)15克,生牡蛎(捣细)12克,萸肉(去净核)15克,生明乳香3克,柏子仁(炒捣)12克,生明没药3克,生龙骨(捣细)12克。水煎服。功能养心,镇惊,安神。主治心虚怔忡。
定心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党参30克,茯神、远志各60克,白蜡15克,枣仁、生地、麦冬各60克,黄芩30克,当归60克,柏子仁(去油)90克,琥珀15克,朱砂12克,石菖蒲60克,五味子15克,炙甘草30克。取上药进行干燥,混合碾细,按净粉量加炼蜜90~100%,和成大丸,每丸重6克,每服一丸,早晚各一次。功能养血宁心,清热安神。主治血虚心跳,惊悸怔忡,五心烦热,神志不宁。

☚ 甘草小麦大枣汤   妙香散 ☛

定心汤

〈名〉产妇分娩后为补充体力消耗、稳定情绪而喝的米汤。
《金》七九: 蔡老娘收裹孩儿,剪去脐带,煎~与月娘吃了,扶月娘暖炕上坐的。
《醒》二一: 看着断了脐带,埋了衣胞,打发春莺吃了~,安排到炕上靠着枕头坐的。
<方>今河南获嘉话有此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