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定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定义 律者,率也,清浊之管也。 律者,清浊之率法也。声之清浊,以管之长短为度。 汉·蔡邕《月令章句》(《汉魏遗书钞·经翼》第二册) 乐也者,声音之学也;律也者,数度之学也。 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序》 【评】由此定义可知声学是中国的传统学科之一。 创立新法:置一尺为实,以密率①除之,凡十二遍。 明·朱载堉《律学新说》卷一《密率律度相求第三》 [注]①密率:即2的12次方根。 【评】这是十二平均律(朱载堉称为“新法密率”)的最早的数学定义。它比欧洲人的同样发现要早半个世纪左右。 盖十二律黄钟为始,应钟为终,终而复始,循环无端。……是故各律皆以黄钟……为实,皆以应钟倍数……为法除之,即得其次律也。 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内篇》卷一 【评】这是十二平均律的又一定义,它与当代有关辞典的定义完全相同。 定义 力,刑①之所以奋也。 力:重之谓下,舆②重,奋也。 《墨经·经上,经说上》 [注]①刑即形,指(人的)形体,即身体。② ,此处作舉(举)解。 【评】这是我国最早对力和重的定义。 力艺,重学也。力是气力、力量,如人力、马力、水力、风力之类;又用力、加力之谓,如用人力、用马力、用水、风之力之类。艺则用力之巧法、巧器,所以善用其力、轻省其力之总名也。重学者,学乃公称,重则私号。盖文学、理学、算学之类,俱以学称,故曰公;而此力艺之学,其取义本专属重,故独私号之曰重学云。 明·王徵译《远西奇器图说》卷一 定义dìngyì能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确切而简要的语句 定义dìngyì〈名〉对于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说明:下定义│定义准确。 定义又称界说。 指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所作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 定义分为实质定义和语词定义。 前者用以揭示事物的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后者用以规定或说明语词的意义。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联结词三部分组成的。如: “帆船是利用风力张帆行驶的船。”在这个定义中 “帆船”是被定义项, “利用风力张帆行驶的船” 是定义项,“是”为联结词。在辞书中,被定义项就是词目 (或字头、条头),定义项含在释文里面,词目和释文之间的空格相当于联结词, 也有用 “指”、 “就是” 一类词语充当联结词的, 定义是辞书中条目的核心。 下定义要避免犯定义过宽或过窄、同语反复、循环定义等错误。 定义dìng yì❶ 下定义。1889年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卷十九:“日本臣民须照法律所定义应纳租税。” 定义 定义用简短准确的语句揭示概念内涵,或说明、规定语词涵义的逻辑方法。义称“界说”。如:“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被揭示内涵的概念或被说明、规定涵义的语词是被定义项,分别用Ds和“Ds”表示,如上例中的“普通话”; 用来揭示概念内涵、或说明、规定语词涵义的概念是定义项,用Dp表示,如上例中“就是”以后的那些内容;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语词是定义联项,表示两者之间的肯定关系,通常用“是”表示,如上例中的“就是”。定义可分为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两类,其一般结构形式分别为:“Ds就是Dp” ,“‘Ds’就是Dp”。现代汉语中,定义有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如:“Ds是Dp”、“Ds,即Dp”、“Ds——Dp”、“所谓Ds,就是Dp”、“Dp就是Ds”等,均是常见的真实定义语言形式。 ☚ 概念概括的推演 界说 ☛ 说明的方面 说明的方面说明原委:说委 ☚ 说明 说理 ☛ 定义 定义dingyi用精练的语句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亦称界说。如“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定义由三部分组成:被定义项,即通过定义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定义项,即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定义联项,即表示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逻辑联系的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揭示被定义项邻近的属和种差下定义。可用公式表示为: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 所谓种差就是某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由于种差可以是不同方面,下定义也可以有多种方法,主要有: ❶种差是被定义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叫性质定义。如前例。 ❷种差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事物产生、形成过程的特征,叫发生定义。如“圆周是平面上一动点以等距离绕另一定点运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 ❸种差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功能、作用,叫功用定义。如“气压计是用以测量大气压力的物理仪器”。 ❹种差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关系,叫关系定义。如“偶数就是能被2整除的数”。上述定义均为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统称为真实定义或实质定义。定义中还有的是规定或说明某语词的含义的,叫语词定义。如“鼻衄即鼻出血”。 传统逻辑认为,正确的定义必须遵守下列规则:定义必须相应相称,即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完全相同,二者具有全同关系;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定义项中不能用晦涩含混的语言和夸张、比喻;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的语句形式和负概念。 ☚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划分 ☛ 定义 定义Dingyi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的特点是用精炼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如:人就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就是用概括的语句揭示了“人”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定义由三部分组成: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被定义项就是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如上面定义中的“人”。定义项就是揭示被定义概念的内涵的项。如上面定义中“就是”后面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等。定义联项就是表示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的联系的概念。在上面定义中的“就是”是定义联项。在语言方面,被定义项可以是一个语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定义项可以是一个语句,也可以是一组语句。定义联项,在语言方面的表现,常为“就是”,也有用“叫做”、“是”、“所谓……是……”的。如果以Ds表示被定义项,Dp表示定义项,用“就是”表示定义联项,那么,定义用分式可以表示为:Ds就是Dp。定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概念概括 划分 ☛ 定义又称“界说”。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定义项揭示被定义项的内涵。如“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即为一定义,其中,“商品”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其余部分是定义项。 定义 定义又称“界说”,指明确词项(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例如,“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会思维的动物。”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上例中,“人”是被定义项,“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会思维的动物”是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定义分为实质定义和语词定义。实质定义是从揭示词项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方面进行的,语词定义是从规定或说明语词意义的方面进行的。通常下定义采用的是属加种差的方法,即首先找出被定义项的邻近的属,确定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属于哪一个类,然后找出被定义项所反映的这一种对象与该属中其他种之间的差别即种差,最后按“被定义项二种差+邻近的属”的公式写出定义。上例就是一个属加种差的定义。下定义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定义的规则有四:(一)定义必须相应相称,它要求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完全重合,二者具有全同的关系。违反了这条规律就会出现“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其中,“定义过宽”是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定义过窄”是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二)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出现“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其中,“同语反复”是定义项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循环定义”是定义项中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三)定义项,除非必要,不应包含否定性的语词,因为如果定义项中包含否定性的语词,那么它就只能说明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而不能说明事物具有某种属性;(四)定义必须清楚明白,它要求定义项中不能包含晦涩含混的语词,不能含有隐喻,违反这条规律就会出现“以比喻代定义”和“定义含混不清”的逻辑错误。 ☚ 词项的种类 划分 ☛ 定义 定义通过一个概念说明另一个概念内涵的解释方法。通常运用简短的语句来表达。在宣传和解释活动中,对重要的概念要下定义,使人们明确所说的重要概念的内在涵义。定义是由被定义项、下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的。被定义项是需要明确内涵的概念,下定义项是用来说明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定义联项是揭示下定义项和被定义项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概念,它的词语表达形式通常用“是”、“是指”、“就是”、“表现为”等。定义在宣传与解释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确定概念的内涵,揭示事物的本质,引导人们把握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把不同事物明确地区分开来。最常用的定义方法有实质定义和语词定义两类。实质定义能够揭示某一概念、内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词语定义是明确词语表达什么概念的定义。在词语定义中,被定义的不是概念而是词语,它可以确定一个新创造的词语的含义或赋予已有词语以新的含义。 ☚ 视界融合 单独的概念 ☛ 定义definition 定义defini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