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无三日紧旧谓官府办事不上心。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一回:“我也落得放松,做个人情。收受了银子,假意立限与使臣缉访。过了一月两月,把这事都放慢了。正是‘官无三日紧’,又道是‘有钱使得鬼推磨’”。 官无三日紧旧指官府办事开头紧,后头松,最后甚至不了了之。 也作“官无三日急”。 官无三日紧guānwúsānrìjǐn〔主谓〕 旧时官府的政事往往先紧后松,虎头蛇尾。《平妖传》14回:“常言道:‘ ~。’过了几年之后,这事便懒散了。” △ 用于描写短暂。 官无三日紧指官府衙门办案往往虎头蛇尾,前紧后松。《三遂平妖传》一四: 圣旨将朱能碎剐,又行海捕文书,各众弋获奸人张大鹏。因此张大鹏又向江南飘荡,改名张鸾,自号冲霄处士。他有了一身法术,那一处不去了。常言道: ~。过了几年之后,这事便懒散了。《隋史遗文》四二: 各衙门文书凭你天样大事,上边行来火样之急,下边只一角文书回去。似此耽延时日,并道路往回,便有两三月日。~。自然搁起。 ◉【官无三日急】《今古奇闻》一七: 从来说~,又遇一糊糊涂涂不大理事的官,虽皆批准,只管悬宕不审。 ◉【官无三日紧,到有七日宽】到: 倒。《二刻拍案惊奇》一七: 闻俊卿自两人去后,一发没有商量可救父亲。亏得~,无非凑些银子,上下分派,使用得停当,狱中的也不受苦,官府也不来急急要问,丢在半边,做一件未结公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