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宗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宗泽1059—1128宋代名将。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授大名馆陶尉。任龙游、赵城等县令,通判登州。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时太原失守,两河官吏往往托故不赴任,泽带羸卒十余人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作固守之计,曾击破敌数千骑进攻,擢河北义兵都总管。康王赵构使金,至磁州,泽劝其勿行,康王遂回相州。不久任副元帅,南援京师。泽兵至开德(今河南濮阳)与金兵十三战皆捷,移书各路兵会京师,皆不至。泽以孤军进,又多次击败敌人,被任为徽猷阁待制。高宗即位后,除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得李纲推荐知开封府,既至,安定秩序,加强战备。旋任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府尹。招抚王善、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部义军百余万协助防守。连接河东、河北八字军等部共同抗金,并擢任岳飞为统制官。后又多次击败金兵,被金兵称为“宗爷爷”。先后曾上二十余疏力请高宗还都开封与收复失地,皆为投降派所阻挠,遂忧愤成疾。临终时长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连呼三声“过河”而死。遗著有《宗忠简集》。 宗泽 宗泽宋朝名将。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 人。汴京被金围时,他救援京师,任东京留守,屡败金兵。高宗即位后,多次上书力请高宗还都,收复失地,都被投降派所阻,忧愤成疾而死。 ☚ 康王泥马渡江 《儒林外史》注释 ☛ 宗泽 宗泽1059—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进士。力陈时弊几万馀言。元祐八年,为大名府馆陶尉。元符元年(1098),知衢州龙游。丁母忧。徽宗崇宁二年(1103),知莱州胶水。大观三年(1109),知晋州赵城。政和三年(1113),知莱州掖县。政和五年,通判登州。宣和六年(1124),判巴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知磁州,与金人周旋,旋充兵马副元帅抗金。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屡迁为京城留守,兼开封尹,屡疏请高宗回銮,不报。建炎二年,积忧成疾,卒时,连呼“过河”者三。有《宗忠简集》传世。其所作文“不事雕琢,浑然天成,丰约中度”(《遗事》),“无非从忠义中流出”(方孝孺序),“详明恳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诗今存十九首,“平平实实,并不在文字上用工夫”(钱鍾书《宋诗选注》),一如其文的风格。代表作有七言绝《早发》。事迹详集后《遗事》。《宋史》卷三六○有传。 ☚ 司马棫 晁说之 ☛ 宗泽1059—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北宋军事家、文学家。哲宗元祐六年进士,调大名馆陶尉。靖康元年知磁州,靖康之难后以副元帅入援京师,屡战皆捷,徙知开封府,进东京留守。曾多次上疏高宗,坚主抗战,为投降派所排挤。忧愤成疾,临终三呼“过河”而卒。谥忠简。著有《宗忠简集》八卷。 宗泽 宗泽1059—1128北宋政治家。《宋史》有传。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元祐六年(1091)进士,调大名馆陶尉。建炎间累迁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尹。连接诸路义军、方克日渡河,力请上还京,为人沮,忧愤而卒。赠观文殿学士,谥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卷五载赋2篇,均为咏物抒怀之作。其中宗泽早年官蜀时所作《古楠赋》,以“藏器以待时而动”“自任以天下之重”自许,刻画出北宋末社会急剧动荡之际有为之士的不凡抱负。 ☚ 郑惟忠 【九画】 ☛ 宗泽 宗泽南宋大将。高宗时他领兵复取山东、河北,遂分为两朝(第一百回)。按:宋臣宗泽,义乌人,元祐进士,有文武才。初仕州郡,徽、钦二帝北狩,其以副元帅从磁州入援,屡战皆捷。徙知开封府,进东京留守。北人惮其威望,呼之“宗爷爷”。其前后请帝还京二十余疏,皆为奸人所抑,忧愤成疾,大呼“过河”者三而卒,谥忠简。《宋史》卷三六○有传。 ☚ 周义 粘没喝 ☛ 宗泽【同义】总目录 宗泽宗父宗爷爷 宗泽1060—1128北宋爱国名将。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祐进士,因廷对直言时弊,仅中末甲。为大名馆陶(今山东馆陶西南)尉,以“国而忘家”称。调晋州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令,即组建乡兵,以备“它日有警”。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兼河北义军都总管,修城垒,治器械,募义勇,以备固守。金兵攻磁州,披甲登城,指挥作战,大败金兵。康王赵构赴金求和途经磁州,被他劝归相州(今河北邺城)。康王开大元帅府,任副元帅,率军会师大名(今河北大名南)。二年,驰援京师,孤军奋战,连获开德(今河南濮阳)、卫南(今河南汲县南)等十三捷。金兵掠徽、钦二帝北撤,他率孤军追击,欲截还二帝,未果。建炎元年(1127年),李纲为相,荐其以龙图阁学士知襄阳,旋擢开封府尹兼东京留守。他惩治奸细,整顿秩序,储粮草,修武备。以步不足以胜骑,骑不足以胜车,故制决胜战车一千二百乘而教练之。又亲招王善、杨进等义军,并联络河北八字军等各路兵马,拔岳飞为统制,欲乘金四出略地,兵力分散,北进中原。二年春,金兵犯东京(今河南开封),进抵其北数十里之白沙镇(今河南中牟东),他伏其归路,前后夹击,大败金兵,声威日著。乃上书二十余条:敦请高宗自南京(今河南商丘南)还都东京;誓师北伐;遣使联合西夏与高丽,出兵助战,均未被采纳。因忧愤成疾。死前一日犹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临危告诸将:“奋力歼敌,我死无恨。”并连呼三声:“过河!”出身文吏,终为一代名将。著有《宗忠简集》 宗泽宋代抗金派大臣。1059年生于浙江义乌。1091年同进士出身。1093年起先后在各地任地方官。1126年入京任职。8月到河北总管义兵。后又任河北兵马副元帅,多次打退金军。1127年6月任开封知府,不久任开封府尹兼东京留守。他给宋高宗连上24份奏疏,要求回都开封,坚持抗金,但宋高宗不支持他,他因此忧愤成疾,于1128年7月去世,享年70岁。 宗泽1060—1128宋名将。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哲宗元祐进士。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挽留赴金求和的康王赵构,筹划抗金。又领兵驰援京师。次年因李纲荐,留守开封。任岳飞为将,联络两河义军等,屡败金兵。曾24次上疏请高宗还都,图谋收复失地,皆为投降派所阻,因愤成疾;临终时犹三呼“过河”。有《宗忠简集》。 宗泽1060~1128北宋将领。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元祐进士。有文武才。初仕州郡,在百姓中颇有声望。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募集义勇,抗击金兵。时康王赵构使金,至磁州,泽劝阻不行,开大元帅府,任泽为副元帅,南下救援京师,连破金兵30余寨。用岳飞为将,屡败金兵。他上20余疏请高宗还都,收复失地,都被奸臣所阻,忧愤成疾,临终前告诸将:“奋力歼敌,我死无恨。”出身文吏,终为一代名将,以“国而忘家”著称。著有《宗忠简集》。 宗忠简集/宗忠简公集/忠简公集 ☚ 重辑李清照集 宗忠简集 ☛ 宗泽zōng zé《本草纲目》兽部第50卷牛黄(1)。人名。南宋爱国将领,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元祐进士。靖康元年知磁州,募集义勇,抗击金兵,曾任副元帅,救援京师。用岳飞为将,屡败金兵,极力主战以终。著有《宗泽集》。 宗泽1060—1128北宋名将。字汝霖。婺州义乌 (今属浙江)人。元祐进士。有文武才。初仕州郡,在百姓中颇有声望。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知磁州, 募集义勇,抗击金兵。康王赵构赴金,至磁州,任他为副元帅,南下救援京师。次年,任东京 (今河南开封) 留守,招集王善、杨进等义军协助防守,联络两河八字军等部,用岳飞为将,屡败金兵。他上二十余疏请高宗还都,收复失地,都被奸臣所阻, 忧愤成疾,临死时犹连呼过河者三。有《宗忠简集》。 宗泽1059—1128字汝霖。宋婺州义乌(浙江义乌)人。元祐进士。靖康元年(1126)受命知磁州。康王升大元帅府,有诏以泽为副元帅,从王起兵入援。次年初,金人掳二帝北行,泽欲据金人归路邀还二帝,但终因孤立无援而不果。高宗即位,为东京留守,开封尹。整饬防务,联络河东、河北山水砦忠义民兵,屡败金兵。前后请高宗还东京二十余奏,终不见听。最后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连呼“过河”者三而死。今有《宗泽集》行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