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集释】: 王逸:三圭,谓公、侯、伯也。 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故言三圭也。重侯,谓子、男也。子、男共一爵,故言重侯也。 或曰:公、侯、伯、子、男,同谓之诸侯,三圭比子、男爲重,非也。言楚国所包中有公、侯、伯、子、男,执玉圭之君,明于知人听愚贤之类,别其善恶,昭然若神,能荐达贤人也。 洪兴祖:公、侯、伯、子、男,同谓之诸侯。 三圭比子、男爲重。 朱熹:三圭,谓公、侯、伯也。 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故曰三圭也。重侯犹曰陪臣,谓子、男也。盖楚僭王号,其县宰皆号曰公,如申公、叶公之类,其小者应亦比子、男也。听类神者,言其听察精审如神明也。 周拱辰:听类神,《周礼》讼有五听,此则天高听卑,天听自民听之説也。 王夫之:三圭,桓也,信也,躬也。 子、男执璧不言者略文。 重侯,熊侯、豻侯,天子大射重设之类,巡狩祭天神之名。 林云铭:楚僭王号,其臣皆有公、侯、伯之重,犹贵也。类,祭名。 祀神所以治民,重臣从祭,此有爲之辅也。 蒋骥:三圭,桓、信、躬之圭,公、侯、伯所执也。 楚本称王,故其臣皆有公、侯之号。 重侯,犹言陪臣。听类神,言听察精审如神明也。 蒋骥:三圭,谓公、侯、伯。 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故曰三圭,重侯,子、男也。听类神者,听察精密,如神明也。 胡文英:《周礼》四圭,而此言三圭者,除王所执不在内,而但言公、侯、伯所执也。 不及子、男二璧者,楚已改子、男爲县尹也。 重侯,设两重之侯,射以观德也。听,听讼也。 古者听讼,皆入束矢,故三圭重侯,会以听讼,察断如神也。 王闿运:三圭重侯,盖楚执珪以下三等爵,比诸侯者。 听神类神言,祀得神祐也。 何剑熏:《庄子·让王篇》:“楚昭王失国,屠羊説走而从于昭王。昭王返国,将赏从者……王谓司马子綦曰:屠羊説居处卑贱,而陈义甚高,子綦爲我延之以三旌之位。”向秀《注》:“三旌,三公位也。”陆《释文》:“司马(彪)本作三圭。云:谓诸侯之三卿皆执珪也。”《史记·楚世家》:“(楚使昭阳攻齐,)陈轸往见昭阳军中,曰:‘愿闻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昭阳曰:‘其官爲上柱国,封上爵执珪。’陈轸曰:‘有贵于此者乎?’昭阳曰:‘令尹。 ’”《战国策·楚策》:“昭王返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 此蒙谷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珪,田六百畛。”据此,知楚确有三圭之位,等于三公,其位仅次于令尹。 汤炳正:圭,玉制礼器,以大小表示爵位与等级高低。 “三圭”即桓圭、信圭、躬圭三种,分别代表公、侯、伯三种爵位。《周官·考工记》:“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郑注:‘或云命圭五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重侯,公、侯、伯、子、男,虽皆爲诸侯,但执三圭之公、侯、伯,较子、男爲尊,故曰“重侯”。听,听讼断事。 类神,此言公、侯明于知人,能别善恶,昭然若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