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great blood vessels

又叫右型大血管错位,系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点是:肺动脉自左心室发出,主动脉自右心室发出;且常并有其他畸形,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未闭动脉导管等。查体心脏显著增大;X线片示肺部充血;选择性右心室造影可确诊。本病预后差。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又称右型大血管错位或完全性大动脉易位,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7%~9%。男较女多3倍。因胚胎期心球与肺动脉总干扭转与分隔异常,形成主动脉在前,与右心室相连;肺动脉在后,与左心室相连。体静脉回心的含氧饱和度低的血经右心房、右心室到主动脉,而肺静脉回心的氧饱和度高的血则通过肺动脉回到肺部,循环呈左右并联状态,若不伴其他畸形,多数于新生儿期即夭亡。能暂时存活者多伴其他心脏畸形如室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隔缺损,主动脉缩窄,单心室等。
临床表现以缺氧、酸中毒、心力衰竭为主。临床根据病理生理可分四类:
第一类:单纯大血管错位。约占半数,二个循环间仅有卵圆孔未闭或很小的动脉导管或室隔缺损,分流量少,二侧循环混合血极少,肺血流量正常或稍增加。患儿出生时健壮,生后第一周内情况尚可,以后有进行性青紫加重,酸中毒,喂养困难,随之出现气促及充血性心力衰竭,5~6个月时可出现杵状指(趾)。听诊第二心音亢进但无分裂,无明显杂音。X线检查见心脏进行性增大,呈“蛋”形心为其特征,肺血管影早期可正常,稍后则明显充血。
第二类: 伴有大的室隔缺损。分流量大,肺血流量增多,约1/3属此型。症状发生较晚,青紫程度与缺损大小成反比,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杂音与室隔缺损相似,可传至心尖及左腋下。数周或数月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X线检查见全心扩大,心底部狭小,肺部充血明显。
第三类:有室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或肺动脉闭锁。约占5%。肺血流量少。出生后即出现严重青紫,体征与严重型法洛四联症相似。X线检查见心影不大,但很少见右位主动脉弓。
第四类:肺动脉狭窄或左室流出道梗阻。肺血流量少,青紫较轻,哭时加重,临床症状发生更晚,很少出现心力衰竭,第一心音多正常,第二心音较单一,胸骨左缘上方常有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一般能渡过婴儿期。
心电图可反映两侧循环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初生时可能正常,3~5天后凡无室隔缺损或仅伴小缺损者电轴多右偏(+90°~120°),右心室肥大,右胸前导联T波均直立; 伴室隔大缺损者示双心室肥大。单纯右心房大提示氧合不足,肺血流有梗阻;若左右心房均肥大提示肺血流量增多。如左心室压力高则肺血管很可能发生器质性病变。右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对本病诊断有助,可了解伴同的其他心脏畸形。导管极易进入异常途径的主动脉,主动脉血氧量明显降低,右心室收缩压可与体循环压力相同。确诊有赖于选择性左右室造影。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前后关系颠倒,主动脉瓣位于胸壁下较浅处,肺动脉瓣于主动脉后方,并有主动脉与肺动脉平行于同一超声位置上,肺动脉瓣开放较早、关闭延迟等特征。
怀疑该诊断的新生儿,应紧急进行心导管及造影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则立即进行经导管球囊房隔造口术(Ball-on atrial septostomy),以延长患婴寿命使能维持到可进行根治术的年龄。具体做法是用一单孔顶端带球囊的导管,自股静脉插入右心房,经未闭卵圆孔入左心房。注入稀释造影剂1~2ml,使球囊扩张至直径1.5~2.5cm,然后将球囊拉回右心房,使房隔撕裂。如此反复数次,人为地形成房隔缺损,以增加二侧心房血液混合,此术对伴有室隔缺损者也可降低左心房压力。青紫改善示手术成功,婴儿寿命可延长。伴室隔缺损者术后用洋地黄及利尿剂控制心力衰竭。若球囊房隔造口术失败可进一步作房隔切除术。待2岁左右可作根治术。

☚ 法洛三联症   纠正型大血管错位 ☛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为主动脉与肺动脉在解剖上互换位置,主动脉瓣于肺动脉瓣的右前,体循环与肺循环互相分隔运行,这种循环路线与生命不相适应,中间必须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交通以互换血液,方能于出生后暂时存活。大血管错位的患婴有无室间隔缺损和肺循环流量的多少,对本病的病理生理至关重要,因此可将本病分为四型:
❶室间隔完整无缺,肺循环流量增加。
❷室间隔缺损,肺循环流量增加。
❸室间隔缺损,肺循环流量受肺血管梗阻性病变限制。
❹室间隔缺损,肺循环流量受肺动脉口狭窄限制。
临床症状以紫绀、气急、进行性心脏扩大和早期心力衰竭为主,因病变类型不同,症状出现时间也有不同。第一型(室间隔完整无缺),出生数日或数周内有紫绀逐渐加重、心率增快、气急等现象。第二型(室间隔缺损),患婴症状出现较晚,出生数周或数月内出现心力衰竭,气急,心脏增大,肝大,喂养困难,但紫绀不严重。第三型,一般于一岁后出现肺循环血流因肺血管梗阻性病变而致肺动脉高压,逐渐出现紫绀。第四型,临床与法乐四联症相似。大血管错位时,心脏杂音的响度、部位,性质决定于合并畸形及体、肺循环间的压力,有时甚至无杂音,故不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X线检查显示:
❶出生时心脏大小正常,以后日益增大。
❷心脏轮廓呈蛋形。
❸因主、肺动脉影前后重叠,故上纵隔血管影狭小。除非有肺动脉狭窄,一般肺血管影增加。心电图主要表现右心室肥大及心肌损害。右心导管检查可见肺动脉血氧量高于主动脉,导管插入右心室后,很快进入主动脉,当伴有其他畸形时,则于房、室、肺动脉均测得含氧量高的血样。心血管造影,将造影剂注入右心室时,主动脉很快显影,并可见其他畸形。
出生后即有严重紫绀病儿,在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的同时,可作球囊导管撑裂房隔(Rashkind法) 以获缓解。如缓解后进展仍不满意,紫绀继续加重或反复者,房间隔切开术(Blalock-Hanlon)常可提供足够的左、右心房混合血。由于早期可能发生肺血管梗阻性病变,大于一岁的患儿均应作根治术。有症状的患儿或伴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应更早手术。心房重建障板术(Mustard法)可于深低温循环停止下去除房间隔,在心房内放一片心包膜或涤纶布的障板,使腔静脉血通过二尖瓣流入左心室、注入肺动脉,而肺静脉血经三尖瓣进入右室和主动脉。带瓣外导管术(Rastelli法) 是将左心室来的肺动脉主干在分叉前切断,并接到主动脉,主动脉瓣保留不动、让左心室来的动脉血进入主动脉,另于右心室作一切口,从右室到肺动脉远段部分建立一带人工瓣膜的涤纶外导管,使右心室来的体静脉血完全进入肺部。解剖根治术系将主动脉移入左心室,肺动脉移入右心室。手术难度高。

☚ 永存动脉总干   纠正性大血管错位 ☛
000127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