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宋辽金元时期的服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宋辽金元时期的服饰

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衮冕,三曰通天冠,绛纱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会、亲耕及亲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阅服,天子之戎服也。中兴之后则有之。
皇太子之服。一曰衮冕,二曰远游冠、朱明衣,三曰常服。
后妃之服。一曰袆衣,二曰朱衣,三曰礼衣,四曰鞠衣。
幞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上曲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惟以漆为坚,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
带……宋制尤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玉带不许施于公服。犀非品官、通犀非特旨皆禁。铜、铁、角、石、墨玉之类,民庶及郡县吏、伎术等人,皆得服之。
鱼袋……宋因之,其制以金银饰为鱼形,公服则系于带而垂于后,以明贵贱,非复如唐之符契也。
笏……宋文散五品以上用象,九品以上用木。武臣、内职并用象,千牛衣绿亦用象,廷赐绯、绿者给之。中兴同。
靴。宋初沿旧制,朝履用靴……诸文武官通服之,惟以四饰为别。服绿者饰以绿,服绯、紫者饰亦如之,仿古随裳色之意。
簪戴。幞头簪花,谓之簪戴。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如之。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太上两宫上寿毕,及圣节、及锡宴、及赐新进士闻喜宴,并如之。
重戴……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

——《宋史·舆服志》


太祖帝北方,太宗制中国,紫银之鼠,罗绮之篚,麇载而至。纤丽耎毳,被土绸木。于是定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
皇帝服实里薛衮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玉带错,络缝靴,谓之国服衮冕。太宗更以锦袍、金带。
臣僚戴毡冠,金花为饰,或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总。或纱冠,制如乌纱帽,无檐,不擫双耳。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末缀珠。服紫窄袍,系䩞鞢带,以黄红色绦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靛石缀饰,谓之“盘紫”。太宗更以锦袍、金带。会同元年,群臣高年有爵秩者,皆赐之。
朝服:乾亨五年,圣宗册承天太后,给三品以上法服。杂礼,册承天太后仪,侍中就席,解剑脱履。重熙五年尊号册礼,皇帝服龙衮,北南臣僚并朝服,盖辽制。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常朝仍遵会同之制。

——《辽史·舆服志》


金制皇帝服通天、绛纱、衮冕、偪舄,即前代之遗制也。其臣有貂蝉法服,即所谓朝服者。章宗时,礼官请参酌汉、唐,更制祭服,青衣朱裳,去貂蝉竖笔,以别于朝服。惟公朝则又有紫、绯、绿三等之服,与夫窄紫、展皂等事,悉著于篇云。
天眷三年,有司以车驾将幸燕京,合用通天冠、绛纱袍,据见阙名件,依式成造。礼服,袍、裳、方心曲领、中单、蔽膝、革带、大带、玉具剑、绶、佩、舄、袜。乘舆服,大绶六采,黑、黄、赤、白、缥、绿,小绶三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大绶五百首,小绶半之。白玉双佩、革带、玉钩䚢。
金人之常服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其束带曰吐鹘。
巾之制,以皂罗若纱为之,上结方顶,折垂于后。顶之下际两角各缀方罗径二寸许,方罗之下各附带长六七寸。当横额之上,或为一缩积。贵显者于方顶,循十字缝饰以珠,其中必贯以大者,谓之顶珠。
其衣色多白,三品以皂,窄袖,盘领,缝掖,下为积,而不缺裤。其胸臆肩袖,或饰以金绣,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饰,其从秋山之服则以熊鹿山林为文,其长中骭,取便于骑也。
吐鹘,玉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銙周鞓,小者间置于前,大者施于后,左右有双䤩尾,纳方束中,其刻琢多如春水秋山之饰。
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全枝花,周身六积。上衣谓之团衫,用黑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掖缝,两傍复为双积,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带色用红黄,前双垂至下齐。年老者以皂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钿于上,谓之玉逍遥。此皆辽服也,金亦袭之。许嫁之女则服绰子,制如妇人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为之,对襟彩领,前齐拂地,后曳五寸余。

——《金史·舆服志》


元初立国,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世祖混一天下,近取金、宋,远法汉、唐。至英宗亲祀太庙,复置卤簿。今考之当时,上而天子之冕服,皇太子冠服,天子之质孙,天子之五辂与腰舆、象轿,以及仪卫队仗,下而百官祭服、朝服,与百官之质孙,以及于士庶人之服色,粲然其有章,秩然其有序。大抵参酌古今,随时损益,兼存国制,用备仪文。于是朝廷之盛,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有以成一代之制作矣。
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无定制。凡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下至于乐工卫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别,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
天子质孙,冬之服凡十有一等,服纳石失、(金锦也。)怯绵里,(剪茸也。)则冠金锦暖帽。服大红、桃红、紫蓝、绿宝里,(宝里,服之有襕者也。)则冠七宝重顶冠。服红黄粉皮,则冠红金褡子暖帽。服白粉皮,则冠白金褡子暖帽。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其上并加银鼠比肩。(俗称曰襻子答忽。)夏之服凡十有五等,服答纳都纳石失,(缀大珠于金锦。)则冠宝顶金凤钹笠。服速不都纳石失,(缀小珠于金锦。)则冠珠子卷云冠。服纳石失,则帽亦如之。服大红珠宝里红毛子答纳,则冠珠缘边钹笠。服白毛子金丝宝里,则冠白藤宝贝帽。服驼褐毛子,则帽亦如之。服大红、绿、蓝、银褐、枣褐、金绣龙五色罗,则冠金凤顶笠,各随其服之色。服金龙青罗,则冠金凤顶漆纱冠。服珠子褐七宝珠龙答子,则冠黄牙忽宝贝珠子带后檐帽。服青速夫金丝襕子,则冠七宝漆纱带后檐帽。
百官质孙,冬之服凡九等,大红纳石失一,大红怯绵里一,大红冠素一,桃红、蓝、绿官素各一,紫、黄、鸦青各一。夏之服凡十有四等,素纳石失一,聚线宝里纳石失一,枣褐浑金间丝蛤珠一,大红官素带宝里一,大红明珠答子一,桃红、蓝、绿、银褐各一,高丽鸦青云袖罗一,驼褐、茜红、白毛子各一,鸦青官素带宝里一。

——《元史·舆服志》


宋、辽、金、元时期,是中国文化成熟的时期。两宋国力孱弱,辽、金、西夏少数民族政权与其长期对峙,之后蒙古崛起,统一各族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这一时期,在少数民族统治区域少数民族服饰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和传播,而汉族的传统礼仪服饰也被少数民族模仿学习,宋朝统治区域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也时常成为风尚,民族之间的服饰交流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宋朝初期,衣冠服饰均沿袭晚唐五代的服饰制度。新制颁发后,才逐渐将其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称为常服)、时服(按季节颁赐文武朝臣的服饰)、戎服以及丧服。服装款式多方心曲领、大袖长袍、下裾加横襕,服色以紫、红、绿、青为主。幞头使用非常广泛,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五种,直脚使用最广,贵贱皆可服用。男子常服有“袍”分为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短上衣有“襦”“袄”“短褐”“衫”等,下身衣服也有“裳”“裤”, 贵族裤子十分讲究,多以纱、罗、绢、绸、绮、绫,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长衣有宽大的直裰、鹤氅,道衣、褙子、半臂等。
宋代皇后、贵妃和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随男子官服而厘分等级,有袆衣、褕翟、鞠衣、朱衣、钿钗礼衣和常服。日常女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 一般都是瘦长、窄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颜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边再穿长袖对襟褙子,褙子的领口及前襟绘绣花边,时称“领抹”。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镶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辽代官制分为南北两班,南班汉人,穿汉族服饰,称为汉服。北班契丹人,穿契丹民族服饰,称为国服。汉服继承五代后晋旧制,分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头上多戴幞头,衣圆领窄袖左衽长袍,下身穿裤,脚穿各类皮靴。北班国服保留了契丹风俗,髡头、暖帽。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同。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质料多用皮、毛,贵族用丝织品。
金代官服,参酌汉、唐旧制,模仿宋制,但比较简略。天子祭服衮冕、通天冠、绛纱袍,朝服淡黄袍、乌犀带,常朝则服小帽、红襕、偏带或束带。官员多戴笼巾、梁冠,仪卫戴幞头。官服款式为窄袖、盘领、前后襟连接处作褶裥而不缺胯。进入中原后,在学习汉服饰文化的同时,强制髡发,大力推行女真服饰。女真常服有带、巾、盘领衣、乌皮靴,衣色尚白,服饰上多装饰春水秋山纹饰,春水多绣鹘补鹅,杂以花卉,秋山纹以熊鹿山林。女性喜穿遍绣全枝花的襜裙,左衽团衫,许嫁的女子才能穿绰子。
元代服饰海纳百川,官服制度并不固定。蒙古族的衣冠以瓦楞帽为主,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穿连体的窄袖质孙服,腰间打许多褶裥。天子质孙服,冬服十一等,用金锦制成。在服装上广织龙纹,皇帝祭祀用衮服、蔽膝、玉簪、革带、绶环等。元代的另一个流行是辫线袄,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纽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这种服饰一直沿袭到明代,不仅没有随着大规模的服制变易而被淘汰,反而成了上层官吏的装束,连皇帝、大臣都穿着。典型的蒙古族女性冠服是以“姑姑冠”为主的袍服,交领、左衽,袍身宽大,袖口紧收,其长拖地,足着软皮靴。
汉制的妇女服饰一般沿用宋代的样式,以交领、右衽的大袖衫或窄袖衫为主,也常穿窄袖的长褙子,下穿百褶裙,内穿长裤,足穿浅底履。汉族妇女服饰在考古墓中发现,有镶着阔边的对襟上衣及无边缘的短襦,也有对襟、下摆开衩、领襟镶有紫酱色绸边的背心,还有独幅无裥的夹裙及前面正中交叉缝制、两侧打褶裥的裙式。鞋子有两种样式,一种以回纹丝绸制成;另一种以素绸制作,鞋头尖耸,鞋面缀一丝线编成的花结,中纳丝棉,鞋底用粗棉布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