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引述方式
“引述”即英文allusion,它还可以译作“引喻”、“典故”等等。引述是指直接、间接地提及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地方,或者其他文学作品。在《北宋主要词人》一书中,刘若愚认为宋词的引述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诗人间接引用历史、传说或前人的文学作品。如果读者不了解典故的来历,就不知道引述句的意义。这是真正的用典。第二,诗人逐字引用前人的语句。如果读者不知道这是援引,诗句仍然有意义;但如果知道其出处,体会就能深入一层。这种方式是“引用”,而非“用典”。第三,诗人所用语句与前人作品近似。这一种可叫作“引申”(derivation),可能是诗人有意借用,也可能是无意间因袭了前人的作品。无论如何,知道这一语句的出处,并不能增加它的意义,但能了解前人对诗人的影响。第四,一首词如果完全由前人诗文的语句组成,则可叫作“集句”(adaptation)。这样做需要一定的技巧,但很难称得上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