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外渐
域外人士填词,最早见于日本,其次是朝鲜、越南、东南亚地区。域外词人风格的形成,约在十三世纪(相当于我国元代)以后;在此之前,域外学人填词仅限于情辞和体式的摹仿,尚未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元代以后,域外词逐渐得到发展,并接受宋词风格流派的影响,出现了婉约和豪放等不同风格的词人。
朝鲜词人李齐贤(1288——1367)词多描绘山河圣迹,风格浑雅博大而又雄逸奇峻,远企苏轼,近承元好问。日本词人森槐南(1863——1911)词多感系时事,抒发心志,格调沉浑激越,宗苏东坡、辛稼轩一派词风。日本词人田能村竹田(1777——1835)词多写春恨秋愁,清丽凄艳,承“花间”温、韦和两宋晏、秦,奉婉约词宗旨,开日本婉约词风之祖。越南词人阮绵审(1819——1870)多抒羁旅别情,凄婉而饶清雅之致,风格在白石、玉田之间。日本江户和明治时代,学人填词形成传统风气,出现了许多有较高艺术成就的词人,甚至明治初年形成豪放词与婉约词争雄的局面。其中日下部梦香词清幽谐婉,追格碧山、白石,野村篁园词细腻质朴,继踪吴文英、史达祖,山本怨梁、德山樗堂、北条欧所等词人善得“花间”和南宋婉约词风熔为一炉,取碧山、玉田之长,优柔纤细,清新谐婉,与相应时间的清代词风主调相类似。另有高野竹隐词清空缥渺,森川竹磎词婉雅幽静,取步蒋竹山,时有南宋词遗响,与同时的森槐南的豪放词风争胜。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华人填词,风格倾向追步婉约一派。
域外词总体风格主要受两宋词风的影响,不仅存在着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流派,而且总的倾向是以婉约为主,基调婉约的词人很多,在作品数量和时空上占压倒优势,而主调豪放的词人罕见,这同我国词史上的状况相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我国两宋词风以及词论波及域外的结果,由此可见宋词对域外词苑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