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3首 (词)清· 浅碧深红拥素裳。 楚楚晨妆,澹澹残妆。 霜姨雪姊伴昏黄,月在回廊,影在回廊。 寂寞孤山处士庄。 漠漠湖光,剪剪云光。 思量谁得配孤芳,风袅兰香,篆袅沉香。 (词)清· 静女仙姝澹不群。 猜作湘君,唤作文君。 软风娇雨护香温,朝展眉痕,夕带啼痕。 欲谢还开映水纹。 开是停云,谢是行云。 几枝斜倚绿杨村,莺也销魂,燕也销魂。 (词)清· 飘泊东南剧可怜。 朝采菱船,暮打鱼船。 愁中看遍好山川,莺脰湖边,罨画溪边。 问余何日赋归田。 说道今年,又是明年。 故园消息久茫然,春燕来前,秋雁来前。 共2首 (再用药名。) (词)清· 桃腮杏靥春风面。车前马上曾相见。 蝉鬓退鸦黄。氤氲苏合香。 泪光云母惨。絮絮灯心短。 螺黛麝兰膏。凭谁赠阿娇。 (再用药名。) (词)清· 天门东畔天涯远。摧残豆蔻香痕浅。 懊恼不留行。连敲砧杵声。 细心挑锦字。远志侬愁记。 翠钿共犀梳。封题好寄奴。 共2首 (词)清· 牧竖樵儿,斧斤渐逼筼筜谷。 梅花有福。 逃入幽人屋。 甫里先生,邀我供茶粥。 频来熟。 丹经同读。 床下眠麋鹿。 (词)清· 子夜清歌,隔帘疑在青天外。 琼箫玉管。 莫把莺喉碍。 纱帽笼头,卸却残妆戴。 娇羞坏。 广场无奈。 初学男儿拜。 共2首 (词)清· 鼠肝虫臂。 总是君王赐。 一曲狂歌千日醉。 管领鸥班鹭队。 故人天上吹嘘。 劝予重整簪裾。 只恐中山毛颖,于今老不中书。 (词)清· 杨花飞雪。 荡子心肠铁。 恨煞嫦娥圆复缺。 不管人间离别。 怕簪碧玉搔头。 妆成懒下朱楼。 楼上衔泥双燕,呢喃似替人愁。 共2首 (词)清· 白露苍烟,忆醉翁椽笔,曾记东园。 高台画舫安在,风物依然。 重阳近也,觅黄花、共倚危栏。 枫林外、澄江如练,寒鸦千点飞翻。 颇怪并州旧尹,早莼鲈梦断,偃卧丘樊。 故乡乌衣门巷,衰草荒阡。 干戈满地,何从问、盘谷斜川。 君笑曰、无如此处,濠梁秋水之间。 (词)清· 吾友方干,果贫如赵壹,赋类相如。 平生傲睨成癖,偏爱狂奴。 卢龙塞上,践冰霜、曾策疲驴。 堪下酒、滦河鲜鲫,君言胜四腮鲈。 犹记长干握手,贺更生再世,清泪沾裾。 何图此别千载,邻笛愁余。 传经有女,问何如、六尺遗孤。 肠断处、重开巾笥,未裁刘秣陵书(数月前,君有书见贻,未答。)。 共5首 (词)清· 东君忒巧,调朱搓粉,绣出红霞几幅。 朝来细雨一丝丝,似妃子、温泉初沐。 风前欲语,烟中如睡,只合锦禽双宿。 枝间啼罢不来巢,燕燕说、莺莺无福。 (词)清· 钧天在耳,晨开阊阖,无奈浮云蔽日。 嵇康曾答巨源书,道臣也、不堪有七。 玉珂雕马,莫来莫往,尽是平生胶漆。 孝标著论一何愚,笑劝百、何曾讽一。 (词)清· 沙鸥睡稳,雨声惊起,竹里双扉开阖。 南屏一缕白云生,早失却、雷峰残塔。 青苔妨屐,黄柑伴茗,松老应同僧腊。 西风萧瑟舵楼寒,向弥勒、龛中下榻。 (词)清· 扬旗击鼓,斩蛟射虎,颅碎黄麻天使。 鱄诸匕首信豪雄,笑当日、一人而已。 华表崔巍,松杉森肃,壮士千秋不死。 从来忠义出屠沽,惭愧杀、乾儿义子。 (词)清· 草际持颐,泥中齧齿,别号虫中裸族。 一讴群和为公乎,偏则向、人前怒目。 雄踞东陂,长吟下里,宛矣公孙在蜀。 董生何事懒窥园,看不耐、汝曹边幅。 共2首 (词)清· 郎有约,草草画双蛾。 行到西陵松柏下,游人争似蜜蜂多。 偷眼送春波。 (词)清· 妆阁外,一带绿杨烟。 冶叶倡条今尽矣,春来那得到三眠。 何处系郎船。 共1首 (词)清· 何处逢君,落花时节,嫩杨乍啭莺簧。 小阁深沉,鄂君绣被生香。 红牙按罢浑无力,倚东风、更换霓裳。 背兰釭,横波偷展,低问周郎。 东君为汝徬徨。 倩珊瑚作枕,玳瑁为梁。 海燕同栖,一时娇艳无双。 从此蛾眉参意画,应见惯、不辩鸾凰。 漫猜他,佳人碧玉,夫婿王昌。 共1首 (词)清· 竹西歌吹地,樊川客、杜牧擅风流。 问坛坫主盟,谁操牛耳,孝标苗裔,豪迈无俦。 身将隐、簪裾如敝屣,丘壑信优游。 二八莺喉,娇歌子夜,十三雁柱,低按凉州。 兰亭高会罢,纱窗频剪烛,历乱觥筹。 为道须眉如此,笑拂吴钩。 叹锦瑟华年,是乡堪老,青州从事,此外都休。 更喜火攻阿弟,五凤能修。 共1首 (词)清· 越瓯犀液试新茶。 困来眠碧纱。 梦中何事独长嗟。 梅香猜着些。 呼女伴,踏晴沙。 柳梢啼暮鸦。 绣裙偏爱合欢花。 来生得似他。 共1首 (词)清· 大江东。五湖东。 地主今无皋伯通。谁人许赁舂。 听来鸿。送归鸿。 夜雨霏霏舴艋中。寒山寺里钟。 共1首 (词)清· 雨馀天似柴窑碧。 修竹穿篱出。 满地碎秋声,白鸟青虫,生长芙蓉国。 森然奇鬼池边石。 红叶缠青壁。 屐齿竟忘归,醉倚层楼,三弄枫林笛。 共1首 (词)清· 乌衣王谢,两世交情好。 记在莫愁湖,把君手、方成一笑。 风流张绪,杨柳正三春,看玉树,送仙舟,沿岸人围绕。 虎头妙笔,宛尔丰神肖。 金粟应前身,早朝回、翛然学道。 高横麈尾,衣带御炉烟,须认取,画图人,直历中书考。 共1首 (词)清· 竹西亭,歌吹地。 廿四桥头,曾系青丝骑。 座上秋娘兼季次。 侠客名姝,夜夜春风醉。 孝廉船,丞相第。 弦管凄凉,苔老朱门闭。 燕子新从王谢例。 太息回车,无限羊昙泪。 共1首 (词)清· 红牙歌玉树,翠袖翻金缕。 临春梳洗罢、调鹦鹉。 陈家狎客,惯把江山赌。 楼船天堑渡。 床下军书,锦笺催写新句。 旧宫眢井,栏外青苔古。 明眸秋水绿、为黄土。 海棠花落,一片胭脂雨。 环佩归何处。 泉下芳魂,至今遗恨擒虎。 共1首 (词)清· 圃号秋霞,人如琼树,新来鹤发鬖鬖。 华封人祝,惟尔一身兼。 佳气充闾瑞霭,石麟降、蓬矢新添。 孙枝好,荀龙有八,薛凤又成三。 华堂临曲水,阶翻红药,杯映银蟾。 更高烧华烛,低按鹍弦。 此日书祥太史,报君家、象纬频占。 分汤饼,花前起舞,词客老江淹。 共1首 (词)清· 几年鼎镬风波,赋初衣、菟裘才筑。 白云万叠,苍松千笏,清溪一曲。 归去来兮,临流设钓,登山驱犊。 谢邻翁问讯,丁宁寄语,第一事、多栽竹。 人世竟同蕉鹿。 梦惊回、黄粱方熟。 天公赐与,一丘一壑,数椽茅屋。 急办长镵,早营圆笠,乐吾盘谷。 笑三闾多事,此身将隐,何劳龟卜。 共1首 (词)清· 问青山、谪仙安在,招魂来下员峤。 沉香亭畔挥毫处,犹忆太真微笑。 鲸背好。 彷佛有、文狸赤豹为前导。 宣城谢朓。 赋佳句惊人,澄江如练,千载可同调。 蚕丛路,屐齿当年曾到。 □□□□□□。 羊肠诘曲今犹昔,为我再歌蜀道。 停兰棹。 君不见、浣花溪上空萝茑。 吾将洒扫。 唤起杜陵翁,峨眉山月,中夜闻长啸。 共1首 (词)清· 朝来沽酒典春衣。 梅子雨初肥。 杜鹃言语,枝头教诲,道不如归。 十年踪迹沙鸥是,负却旧渔矶。 邻翁相候,山间茅屋,松下柴扉。 共1首 (词)清· 皤然二老,似江左风流,惠连康乐。 纶竿七尺,雨笠风蓑同著。 长啸东临海若。 携手入、天台采药。 从公看弈仙家,拚取斧柯遗却。 行脚。 苍崖翠壑。 笑肩拍洪崖,弟酬兄酢。 山中留客,童子一双驯鹤。 休恋烟霞高卧。 看早晚、蒲轮西洛。 须倩妙手长康,重画麒麟高阁。 共1首 (词)清· 碧沼看鱼媵,雕栏放鼠姑。 君来拍手唱乌乌。 恰好枝头啼鸟、唤提壶。 嫩白全羞粉,嫣红半点朱。 醉眠堪卧锦氍毹。 偏要戴花归倩、细君扶。 共1首 (词)清· 怪石眠云,孤松偃盖。 亭亭千尺连青霭。 五粒曾沾仙掌露,一拳欲下南宫拜。 谪仙人,元是李,蟠根大。 伊吕功名方未艾。 何事丹砂勾漏外。 邓禹封侯喜将届。 梦松之占今验矣,黑头堪羡风云会。 紫泥书,丹山凤,衔来快。 共1首 (词)清· 袁生至孝。 乡国人争道。 身既隐,亲将耄。 鸳雏依膝下,瑞映金光草。 五十载,慈颜今日方成笑。 殊有超宗肖。 骨相生来好。 竹马戏,斑衣导。 骅骝驰上苑,圭璧登天庙。 羡只羡,重堂百岁丸熊教。 共1首 (词)清· 孤山之下。雨中正好看花也。 待得晴时。杏嫁梅娠绿满枝。 空囊乌有。三百青铜难贳酒。 亟典春衣。莫待东君致政归。 共10首 (词)清· 海燕雕梁语。 认乌衣、旧家宅巷,双栖偕旅。 小谢翩翩如逸少,千里骅骝初举。 羡孔雀、屏风开处。 家在凤凰台畔住,紫鸾车、簇拥吹箫侣。 天付与,玄霜杵。 阿翁早解渊明组。 记摩挲、掌中英物,石麟誇汝。 佳妇佳儿双白璧,诗奏兰陔华黍。 刘表男儿才尺许。 欲倩蹇修他日后,卜西邻、勉娶田家女。 呼老友,烹肥羜。 (词)清· 白雪诗盈卷。 笑微躯、未堪众嫭,几从严谴。 公也缨冠骖欲解,知己感恩双泫。 身已似、三眠残茧。 洛下重来刘梦得,问种桃、道士花深浅。 陪剑履,两眉展。 丹心皎皎风雷显。 佐天家、醴资曲糵,医需和扁。 社稷臣元推汲黯,过眼白衣苍犬。 请礼数、今宵都免。 龙马精神方健在,补宗彝、藻火垂虞典。 歌进酒,烛频剪。 (词)清· 园次吴君,延陵华胄,姑射仙姿。艺苑笙簧,执珠盘之牛耳;岩廊圭璧,羡玉署之凤毛。黄麻紫綍,领丝纶密勿之班;皂盖朱轓,在山水清幽之地。威行破柱,聿害马之先驱;惠洽穷檐,见飞鸿之爰集。跂彼织女,七襄弗困于茧丝;嗟我农人,万井无悲于星罶。行春劝稼,不惊鸥鹭之乡;载酒看云,遍践麚猿之径。郑当时之好客,邑有飞邮;范史云之饮冰,釜无馀粟。洵哉才望兼收,政称廉卓;风流嗣美,吏号神仙者也。节届迎长,公为始满。无疆遐算,随宫缕以俱添;有美一人,采民风而偕乐。逢斯令序,应南极之星辰;跻彼公堂,进前溪之歌舞。某偶因览胜,暂维雪夜之舟;幸与论文,屡跋萧斋之烛。言观父老,饫闻献兕之歌;滥厕宾朋,聊展放鸠之悃。敬陈下里,以侑一觞。 山水菰城好。 算从来、风流刺史,柳颜双表。 君自玉皇香案吏,谪向方壶员峤。 隼旟至、豺狼立扫。 鸣鼓放衙无个事,对堂中、六客摅长啸。 谁唤起,孙莘老。 骈阗士女欢相告。 道吾君、今年称艾,朱颜弥皎。 百榼千觚齐拜舞,不似醉翁潦倒。 佳客有、邹枚颜鲍。 洗盏高台临翠巘,任觥筹、历乱霜天晓。 何足羡,中书考。 (词)清· 野鹤昂藏意。 是当年、弹文柱后,杨球司隶。 骢马连钱霄汉上,骑出五侯争避。 谁信道、蛾眉见忌。 飘泊东南天地外,长五湖、不待官家赐。 逢醉尉,防其詈。 虎头妙笔真无二。 写元龙豪举,不似三闾憔悴。 历遍九州夷险路,惟有醉乡堪寄。 更许我、入林把臂。 二八婵娟弹锦瑟,倩尊前、暂搁英雄泪。 歌既阕,唾壶碎。 (词)清· 宝镜娇鸾舞。 恰兰舟、迎来桃叶,香凝金缕。 八月广陵秋色好,吹上远山眉妩。 问今夕、三星在户。 廿四桥头明月在,倩红牙翠管翻花谱。 情定句,为郎补。 妆成倦倚梅花坞。 问檀郎、未谙心性,偷询鹦鹉。 咫尺蓬山谁得到,长是君家为主。 算只有、信陵公子。 一片雄心无处寄,向温柔队里寻乡土。 歌且醉,戍筹五。 (词)清· 我爱任公子。 把珊瑚、纶竿垂处,六鳌连起。 三百人中君最少,赋奏天颜有喜。 暂劳汝、烹鲜妙指。 杏苑看花青丝骑,欹帽檐、蹋遍长安市。 喧骤贵,洛阳纸。 宫袍昼锦高阳里。 恰湘湖、莼丝正熟,故人来止。 一笑登堂开家酿,盘有青梅朱李。 鸡再唱、老夫醉矣。 万里长风方破浪,羡龚黄、事业从兹始。 天下士,独卿耳。 (词)清· 双桨将鸣也。 投半刺、汝南叔度,丰姿閒雅。 倒屣延君居上座,谈笑风生朱夏。 长太息、娉婷未嫁。 袖出明珠三百斛,是元和、而上开元下。 堪把臂,远公社。 相思久矣相逢乍。 立斯须、回帆羯鼓,为君重打。 同学少年多不贱,强半五陵衣马。 谁信道、黄钟喑哑。 载酒陈琳荒冢畔,是当年、曾遇知音者。 千载后,尔其亚。 (词)清· 甲第谁能亚。 一堂中、谢家珠树,鲍家骢马。 善体重华钦恤意,清问先于矜寡。 早贯索、光芒退舍。 父老扶筇来献兕,道驺虞、幡下无冤者。 天赐与,万间厦。 蹁跹双鹤孤山下。 似君侯、雄姿磊落,风期潇洒。 松底茯苓千岁外,堪佐锦堂杯斝。 且莫把、玉山颓也。 三竺六桥新雨后,恰笙歌、画舫公馀暇。 游秉烛,留佳话。 (词)清· 吾辈今衰也。 忆当年、偕游诸子,天街跃马。 跋扈飞扬惊四座,况有祢衡善骂(谓青蚓也。)。 同酹酒、昭王台下。 袒裼高楼呼五白,和悲歌、旁若无人者。 怀古昔,追风雅。 回头万事成飘瓦。 况新来、友仁凋丧,船馀书画。 恻怆山阳思旧赋,邻笛何堪中夜。 算只有、穷愁东野。 桃叶渡头聊卜筑,问秋娘、尚复能妖冶。 君不语,泪盈把。 (词)清· 绝壁衔飞阁。 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 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 梦不到、乌衣帘箔。 结绮临春歌舞散,大江流、尚绕青山郭。 悲自语,檐边铎。 滔滔东下风涛作。 俯层栏、鼋鼍出没,雪山喷薄。 况是清秋明月夜,何处楼船吹角。 早惊起、南飞乌鹊。 估客船从巴蜀下,看帆樯、半向青天落。 吾欲醉,骑黄鹤。 共8首 (词)清· 丝丝娇柳逐风斜。 晓日朣胧掩碧纱。 强起还慵理鬓鸦。 白杨花。 犹自多情入妾家。 (词)清· 空房胆怯梦多讹。 长向花前敛翠蛾。 幽恨诗成懒去歌。 背吟哦。 闷倚朱栏教八哥。 (词)清· 吾家宋玉自多才。 曾赋高唐神女来。 赚得襄王梦不回。 楚阳台。 幻雨荒云总费猜。 (词)清· 越来溪上采莲舟。 偷照蛾眉向浅流。 女伴相呼怕举头。 羡沙鸥。 飞去飞来只自由。 (词)清· 前身曾喜嫁周郎。 近托柴桑处士庄。 姊妹争如斗草强。 效鸳鸯。 偷得徐娘半面妆。 (词)清· 儿家门对白蘋洲。 夫婿经年事远游。 杨柳青青古渡头。 恨轻舟。 不载郎归载妾愁。 (词)清· 花枝袅袅玉亭亭。 云母窗深倚翠屏。 消得横波目乍成。 负卿卿。 帐底分明隔锦城。 (词)清· 青山层叠水潆洄。 千树桃花绕涧开。 刚进胡麻饭一杯。 问天台。 知否刘郎敢再来。 共2首 (词)清· 谁写翠虹影,腾攫上轻绡。 祇应西岳峰顶,仙掌共高标。 下有茯苓千岁,阅尽秦封汉代,甲子等昏朝。 彷佛度清籁,中夜奏箫韶。 荣三秀,擎五粒,势岧峣。 龙门岌嶪,穹然东控海门潮。 已兆松生腹上,伫起东山安石,玉烛待公调。 寿域九州遍,方许访王乔。 (词)清· 卮酒为君寿,四座请无喧。 岁星应是方朔,聊复谪人间。 叹息佳人空谷,天遣平章风月,虾菜五湖船。 月下雪儿唱,新谱小游仙。 泛沧海,窥禹穴,梦邯郸。 绿瞳华发,先生骨貌转翛然。 放迹烟霞之外,高卧羲皇以上,笑拍葛洪肩。 莫向方壶去,少驻一千年。 共7首 (词)清· 倾国先呈皓齿,灵心暗托瓠犀。 麝兰香沁茗瓯时。 中有醍醐妙理。 春笋纤纤半露,灯前低敛蛾眉。 禅心果否絮粘泥。 珍重阿难戒体。 (词)清· 渌水芙蓉掩映,青蛾欲展还颦。 琉璃千顷碧无痕。 怎敌横波一寸。 画舫摇摇近岸,岸边偷觑防嗔。 长年何幸得相亲。 半晌输他福分。 (词)清· 只合呼他豚犬,漫誇图画麒麟。 与儿戏戴小纶巾。 果否提戈取印。 莫学王家镇恶,争如齐相田文。 敢期他日大吾门。 孝弟耕田本分。 (词)清· 阅尽古今侠女,肝肠谁得如他。 儿家郎罢太心多。 金屋何须重锁。 羞说馀桃往事,怜卿勇过庞娥。 千呼万唤出来么。 君曰期期不可(林口吃,故云。)。 (词)清· 老去霜颠种种,归来绣褓重重。 辛盘银烛画堂中。 第一生平好梦。 争学传柑索枣,挽须交问衰翁。 空囊更比少陵穷。 那有天吴紫凤。 (词)清· 姑射山头冰雪,仙人散作云霞。 嫣红姹紫让夭斜。 略似文君新寡。 最爱章江木本,居然压倒群葩。 娇香冷蕊较争些。 婢学夫人其亚。 (词)清· 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 钱唐潮似广陵潮。 近日潮声草草。 往昔绿阴黄鸟,于今野水红桥。 西陵松柏久萧条。 何处孤坟苏小。 共6首 (词)清· 二月算当归,于今将半夏。 谁与醉菖蒲,芍药吹残也。 啼鸟宿纱窗,清泪珍珠泻。 红豆尽抛残,笑把林禽打。 (词)清· 仙仙蝴蝶衣,窄窄檀香板。 纤体欲飞飏,只恨春风软。 春葱玉指柔,香汗罗襦满。 侍女笑相扶,倩把云鬟挽。 (俱戏用药名。) (词)清· 别日杏初红,新来黄白瘦。 栀子几时回,验取丁香扣。 兔丝蔓已长,枳壳花开又。 结哽画双蛾,青黛眉儿皱。 (词)清· 凉夜正悬参,贪看牵牛卧。 欲睡复防风,故纸窗棂破。 晓起郁金堂,篆袅沉香钵。 纤手泛茱萸,满地黄金涴。 (词)清· 人言欢欲来,续断尨儿吠。 寒夜转相思,相思增五倍。 侬似款冬花,心为檀郎翠。 十斛买香醪,此夕因沉醉。 (词)清· 梅花开已迟,却恨桃花晚。 把酒问花神,何事今春懒。 春风如画工,粉黛凭深浅。 花是女儿家,迟早由他遣。 共5首 (词)清· 白发平头五十人。 布衣曾未染京尘。 往来求仲不嫌频。 斗鸭栏边芳草合,凤凰台畔柳条春。 批风抹月葛天民。 (词)清· 白发平头五十人。 疏狂聊以乐天真。 四时佳气在君身。 桃叶渡头双桨在,樵青歌罢调方新。 为君满引莫逡巡。 (词)清· 白发平头五十人。 洪厓拍手笑相亲。 会须骑鹤访三神。 为爱烟波来甪里,肯将名姓谒平津。 莫釐峰下且垂纶。 (词)清· 乍暖犹寒二月天。 玉楼长抱博山眠。 沉香火冷少人添。 残雪才消春鸟哢,画阑干外草芊绵。 几时青得到郎边。 (词)清· 白发平头五十人。 依然居士净名身。 盟鸥狎鹭有谁嗔。 伯玉行年非已断,少陵垂老懒逾真。 冶城花月乐千春。 共4首 (词)清· 樱桃时节樱桃郑,改作崔徽。 夺得鸾鎞。 轻燕翩翩掌上飞。 红牙按罢黄金缕,卸却罗衣。 一段娇痴。 羞杀西楼穆素辉(是日演《西楼记传奇》。)。 (词)清· 今春曾送回乡雁,欲赋归欤。 欲赋归欤。 为报闺人扫敝庐。 今秋又见南飞雁,岁聿其除。 岁聿其除。 却悔今春枉寄书。 (词)清· 试将风格閒评品,谁得相宜。 谁得相宜。 除却湘妃定洛妃。 枝头只许栖幽鸟,燕子来迟。 燕子来迟。 不见云英未嫁时。 (词)清· 灯前倦倚娇无力,臂作匡床。 重理清商。 一串骊珠绕画梁。 暮云朝雨今宵梦,错赋催妆。 何物王郎。 醉里温柔更有乡。 共4首 (词)清· 小胆空房多悸。 那更乌啼蛩嚏。 帘捲看银河,心与繁星俱碎。 红泪。 红泪。 长浸合欢翠被。 (词)清· 别后云鬟慵整。 蛛网鞶囊金镜。 罗袜步空阶,几曲雕栏独凭。 花影。 花影。 满地月明清冷。 (词)清· 织女黄姑月月。 偏受天公磨折。 正尔拜双星,蓦地燕南越北。 新月。 新月。 乍缺乍圆似妾。 (词)清· 刚到凤凰台上。 无那骊驹三唱。 愿作博山炉,魂逐沈烟游飏。 罗幛。 罗幛。 高筑愁城千丈。 共3首 (词)清· 梧桐落。 秋来客睡何曾着。 何曾著。 万家砧杵,月明乌鹊。 人间信有风波恶。 纷纷世俗成轻薄。 成轻薄。 五陵衣马,少年同学。 (词)清· 春如绣。 衔泥燕子黄昏后。 黄昏后。 爱他双影,妒他双宿。 匆匆过了梨花候。 池塘不耐东风骤。 东风骤。 吹将波影,学人眉皱。 (词)清· 朱阑畔。 莫愁娇小曾相见。 曾相见。 翠蛾羞敛,半遮团扇。 画梁依旧巢双燕。 藏鸦几度垂杨换。 垂杨换。 桃花临水,那时人面。 共3首 (词)清· 忆在劳劳亭上别,吴江三落丹枫。 洞庭西望水连空。 共谁歌赤壁,高唱大江东。 准拟开樽还痛饮,小楼同听疏钟。 布帆归去似飞鸿。 寄将黄雀鲊,须趁鲤鱼风。 (词)清· 韦曲城南天尺五,翩翩公子豪奢。 小平津外绿杨斜。 金鞍雄百骑,蛮鼓醉三挝。 一掷枭卢输百万,吴钩光闪龙蛇。 春衣夜宿杜陵花。 情人刘碧玉,侠客鲁朱家。 (词)清· 桃叶桃根艳冶,巫山巫峡嶙峋。 高唐云雨昔曾闻。 赋才今宋玉,臣梦果然真。 十样眉誇螺黛,七弦琴拂龙唇。 薛涛笺写洛川神。 小窗图笔阵,亲学卫夫人(侄妇姜临池最工,故云。)。 共1首 (词)清· 三月杨梅正作花。 板桥欹侧俯晴沙。 閒觅柴门无径路,柳阴遮。 燕子匆忙营社稷,蜂儿辛苦作官衙。 问着山翁都不识,野人家。 宋琬 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别号二乡亭主人。山东莱阳人。顺治进士。曾任浙江按察使。顺治十八年,山东登州于七起义,族人诬告琬与七通,下狱三年,获释后长期闲居。晚年又任四川按察使。诗多感伤忧患之作,风格近杜甫、韩愈,亦时拟放翁。五言歌行较胜。又工词,多凄切之音。与施闰章齐名,号“南施北宋”。又与丁澎、严沆、施闰章等并称“燕台七子”。有《安雅堂全集》。 ☚ 曹溶 龚鼎孳 ☛ 宋琬 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别号二乡亭主人。山东莱阳人。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康熙元年(1662)登州于七起义,琬被族人控与于七通,被逮下狱,至三年始事白放归。在狱中作杂剧《祭皋陶》,今存。工诗,为“燕台七子”之一,又与宣城施闰章齐名,时称“南施北宋”。有《安雅堂集》。钱仪吉《碑传集》有其传。 ☚ 沈永令 宋徵璧 ☛ 宋琬 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备道、浙江宁绍台道。顺治七年、康熙元年(1662),先后两次被诬系狱,事白得释,流寓吴越。康熙十年重起为四川按察使,适遇“三藩”变起,以入觐卒于京师。一生遭遇坎坷,故作品多愁苦苍凉之音。诗与施闰章齐名,人称“南施北宋”。词亦名列清初诸大家。著有《二乡亭词》三卷,《安雅堂集》及《安雅堂未刻稿》。事具《清史稿》。康熙四年,荔裳与曹尔堪、王士禄在杭相遇,三人均方从狱室得释,感慨相同,各以诗词抒发胸中块垒,各填《满江红》八首,合刊为《湖上唱和词》。 ☚ 程康庄 曹垂灿 ☛ 宋琬 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少负异才,自十八九岁时即以古文辞名世,每一篇出,学者视若拱璧。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吏部郎中。因其家乡有于七起义事,为挟嫌者两度诬告,一在顺治七年,一在圣祖康熙元年,言其与于有牵连,全家逮入京师,一门尽系西曹,久之为人所援,事乃得解。获释后,流寓于吴、越间。康熙十一年(1672),有诏起用补四川按察使。次年,入觐。卒于京师。琬一生屡遭不幸,所作诗记录其仕途坎坷、乱离飘泊以及两陷囹圄的种种悲惨经历,反映了清初出仕的汉族士大夫所遭受的疑忌与歧视。其狱中诗真实再现了封建时代监狱的黑暗与恐怖,读之令人不寒而栗。诗中还讽刺了法吏、狱官滥施淫威,描绘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感慨官场的腐朽,委婉地批评了朝政弊端。其代表作《七哀》模仿汉末蔡琰《胡笳十八拍》,摅写其全家入狱的悲哀,悲怆惨怛,长歌当哭。《诏狱行》、《晨星叹》、《苦雨叹》、《听钟鸣》、《悲落叶》、《蟋蟀吟》皆是从狱中发出的呼喊与哀吟。特别是《狱中八咏》,咏狱中常用物事:芦席片、煤土炕、折足凳、砂锅盆、黑瓷盆、土火炉、苦井水、铃柝声,从中可见监狱生活,亦可见诗人坐牢时的复杂情感。琬晚年宦游四川,思乡而不得归,故其诗中也有不少抒发思乡之情与描写巴蜀山川的作品。伍涵芬言宋琬诗“全体皆苍茫灏瀚,藏万千气象,势莫能当,足以踢破三唐,驾轶两宋,实前代诸名家所未及,不可以碎锦求也。予强摘数句,亦存全豹于一斑耳。……宋句如‘少华西来朝白帝,太行东望走黄河’。又:‘霄汉何人骑白鹿,天门有路跨苍龙。’又:‘但留东海栽桑地,敢作南山种豆书。’‘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皆能以雄情大力,开辟蚕丛,不欲随人作靡靡之声者。”(《说诗乐趣》)伍氏所摘之句多写于蜀中。琬长于歌行,取法杜甫、韩愈,傲岸苍浑,有雄悍之气,但又不失其真朴自然。其诗章法多变,音节激扬顿挫,七律学南宋陆游,注重对偶、雄健磊落、联语多警句。琬在京师时与施闰章、丁澎、周茂源、张文光、赵宾、严沆等相唱和,号“燕台七子”,又与施闰章齐名,人称“南施北宋”,影响了一代诗人。著有《安雅堂集》十八卷。亦能曲,在狱中时著有《祭皋陶》杂剧。王熙为撰墓志。《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有传。 ☚ 姜垓 曹溶 ☛ 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漫人、二乡亭主人。莱阳(今山东莱阳市)人。清初诗人。“燕台七子”之一。与安徽宣城诗人施闰章合称“南施北宋”。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浙江宁绍台道,升按察使。顺治十八年,因山东登州于七起义,被诬通谋,下狱。三年后获释,长期闲居。后又任四川按察使,病死北京。著有《安雅堂集》三十卷,杂剧《祭皋陶》一种。 宋琬 134 宋琬1614—1674清代诗人。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官吏部郎中、浙江按察使等。因于七起义而受牵连,全家入狱,关押三年始免罪放归。后起用为四川按察使,进京述职时吴三桂起兵,因家属在蜀而忧惧成疾,病卒。诗文词兼长,以诗名世,与施闰章、丁澎等人号“燕台七子”,又与施闰章并称为“南施北宋”。其诗多写个人穷愁,风格雄浑激越。著有《安雅堂全集》和《安雅堂未刻稿》、《二乡亭词》等。 ☚ 顾炎武 侯方域 ☛ 宋琬 宋琬1614—1674Song Wan清代诗人。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曾因仇家告他与农民起义有牵连下狱三年,几乎死于狱中。出狱后,流寓江南,寄往松江泖湖边上。顺治十二年入京觐见,值吴三桂起兵反清,攻破成都,因家属陷于城中,惶恐不安,忧惧成疾,不久去世,终年61岁。 ☚ 王夫之 施闰章 ☛ 宋琬1614—1674清诗人。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进士,曾任浙江按察使。时山东于七起义抗清,族人与其有宿怨者告其与七通,下狱3年。后得释闲居,晚年出任四川按察使。诗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多写个人悲愁失意,凄凉伤感。擅词。文多雄放之笔。有《安雅堂全集》三十卷。 安雅堂全集 ☚ 亭林文钞 安雅堂全集 ☛ 宋琬 宋琬(1614—1674 年)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顺治四年(1647 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吏部郎中、陇右道(巩秦阶道)、水平道、绍宁道、浙江按察使、四川按察使等。宋琬出身于世代书香名宦之家。高祖宋黻,明中叶进士,官至浙江副使,父宋应亨,明天启五年(1625 年)状元,官至吏郡郎中。顺治十年(1653 年),出任陇右道兵备佥事,驻节秦州。以减轻赋税、奖励生产的办法开发这片地区。次年 6 月发生大地震。宋琬目睹惨状,忧心如焚。一面向上级求救,一面“出家财,以恤其灾”;并捐献薪俸,重修秦州城垣。他离任后,秦州百姓为他建生祠、刻石留像,以志纪念。宋琬在天水时捐俸摹刻杜甫秦州诗。玉泉观原有杜甫祠,已倾圮,宋琬整修一新。并取杜甫流寓秦州诗,聘请擅长钩摹之技的皋兰张正言、张正心集王羲之的书法,刻石 34 块,“爰建一亭,列石于基壁”。从而成了“二妙轩诗碑”。宋琬天资聪颖, “少负异才”。18 岁“即以辞赋文辞屈其曹偶。任吏部郎中时,与聚集京师的文人施闰章、严沆、张文光、赵宾、丁澎、陈祚明等唱酬,时称“燕台七子”。诗文著作主要有《安雅堂全集》《安雅堂未刻稿》《二乡亭词》传世。修成《秦州志》13 卷,政绩卓著。《清吏稿·文苑》有传。 ☚ 王了望 王羌特 ☛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代诗人。字玉叔,号荔裳,又号二乡亭主人。山东莱阳人。顺治进士。曾官户部主事、吏部郎中、浙江按察使等。顺治十八年,因事下狱,拘囚三年。康熙十一年,起任四川按察使。翌年病卒。有《安雅堂全集》等。工诗能词,尤以诗名,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又与施闰章、丁澎、张谯明、周茂源、严沆、赵锦帆并称“燕台七子”。其诗多为感伤忧患之作,如《感怀》、《悲落叶》、《九哀歌》等。五言歌行苍凉沉雄,时探杜、韩之奥,七言律诗好作壮语,风格近放翁。散文以诗序、题跋、书启为人所重。另有杂剧《祭皋陶》传世。 ☚ 顾炎武 侯方域 ☛ 宋琬 宋琬1614—1673明诗人。字玉叔,号荔裳,别署二乡亭人。莱阳人。少有隽才,颇负声誉。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官淅江宁绍台道,有政绩。次年,擢按察使。时登州于七为乱,琬族子因怀宿怨,以闻逆谋告变,缧狱三年。后起为吏曹,与给事中严沆、部郎施闰章等唱和,有“燕台七子”之称。官至四川按察使。病卒于京。琬诗多感时伤事之作,含凄凉激宕之音。王士祯以施闰章相况,号“南施北宋”,又点定其《安雅堂集》为30卷。亦能曲,在狱中时,著《祭皋陶》杂剧一本,传于世。 ☚ 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 宋之的 ☛ 宋琬1614~1673Song Wanlitterateur of the Qing Dynasty.Works: A Collection from the Hall Where One Finds Solace in Literary Elegance,etc. 宋琬1614—1674清初诗人。字玉叔,号荔裳,别署二乡亭主人。山东莱阳人。顺治进士,授户部主事,累官浙江按察使,被诬下狱。释放后长期闲居,晚年又任四川按察使。其诗辞意凄清,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也工词。有《安雅堂集》三十卷。 宋琬1614—1673清初诗人。字玉叔,号苏裳。山东莱阳人。顺治进士,累迁浙江按察使。曾被诬告,下狱三年。康熙十一年(1672)起用,授四川按察使。次年,在京时闻吴三桂叛军陷成都,家属被困蜀,惊悸而死。他一生宦途坎坷,屡遭危难,长期飘泊,其诗文多忧患伤感之作。他的诗以五言古歌行较胜,七律好作壮语,颇似放翁。代表作有《悲落叶》、《九哀歌》、《感怀》等。有《安雅堂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