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珏山楼对雨图轴
明。宋珏绘。纸本水墨。纵82.5厘米,横27.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珏(公元1576—1632年),字比珏,号荔枝仙,福建莆田人,侨居南京。他是一位书画篆刻无所不能的多面手。此幅描绘了雨后山涧景致:尚留着雨水冲刷痕迹的远岫近坡,丝丝缕缕的细流间透着一股清新洁爽之气。溪水打着旋儿,喧闹地迎接着高山落泉。溪边岩间的松柏,舞动枝条仿佛要抖落着身上的雨滴。临水的茅舍中走出二人,他们步上流水跌荡的木桥在观赏雨后的景致。画的右上角有作者自题“山雨楼中试墨时,霜豪雪茧对君披,别来对雨遥相忆,添写松间雨后枝。戊申冬孟八日有雨意,午后忽晴,予坐长蘅小楼中,出古子石研,试叶人墨,遂拈高丽纸相对作画,时已渐暝,而予画未竟,因携归清凉庵补之。是日忽雨,人迹不到,补竟,因系以诗,长蘅见之,为一莞尔否。宋珏识事,十三日也。”下钤<比玉>朱文印,<宋珏之印>白文印各一方。左上角有题识“别君数笔出云峰,来看当年雨里松,十载再来明又别,秋山知隔几千重。丁巳秋八月十一日,重过山雨楼,明日之青溪矣,同长蘅旧韵戏题。珏。”下钤白文<宋珏之印>一方。图上还有鉴藏印多方,其中包括<嘉庆御览之宝>、 <三希堂精鉴玺>等。此图气韵生动,笔墨燥润自然,画风清秀,题诗及跋不仅提供了宋珏与李流芳诗画友谊的资料,且为画面增添了新意,是一幅诗、书、画三合一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