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代赋税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代赋税制 宋代赋税制宋代制定的赋税制度。《宋史·食货志上二》: “赋税: 自唐,建中初变租庸调法作年支两税,夏输毋过六月,秋输毋过十一月,遣使分道按率。其弊也,先期而苛敛,增额而繁征,至于五代极矣。宋制岁赋,其类有5: 曰公田之赋,凡田之在官,赋民耕而收其租者是也。曰民田之赋,百姓各得专之者是也。曰城郭之赋,宅税、地税之类是也。曰丁口之赋,百姓岁输身丁钱米是也。曰杂变之赋,牛革、蚕盐之类,随其所出,变而输之是也。岁赋之物,其类有4: 曰谷、曰帛、曰金铁、曰物产是也。谷之品7: 1曰粟、2曰稻、3曰麦、4曰黍、5曰穄、6曰菽、7曰杂子。帛之品10: 1曰罗、 2曰绫、 3曰绢、 4曰纱、 5曰絁、 6曰紬、 7曰杂折、8曰丝线、9曰绵、10曰布葛。金铁之品4: 1曰金、2曰银、3曰铁鑞、4曰铜铁钱。物产之品6: 1曰六畜、2曰齿革翎毛、3曰茶盐、4曰竹木麻草刍菜、5曰果药油纸薪炭漆蜡、6曰杂物。其输有常处,而以有余补不足,则移此输彼,移近输远,谓之 ‘支移’。其入有常物,而一时所须则变而取之,使其直轻重相当,谓之‘折变’。其输之迟速,视收成早暮而宽为之期,所以纾民力。诸州岁奏户帐,具载其丁口,男夫20为丁,60为老。两税折科物,非土地所宜而抑配者,禁之。”“诸州税籍,录事参军按视,判官振举。形势户立别籍,能判专掌督之,2税须于3限前半月毕输。岁起纳2税,前期令县各造税籍,具一县户数、夏秋税、苗亩、桑功及缘科物为帐一,送州复校定,用州印,藏长吏厅,县籍亦用州印,给付令佐。造夏税籍以正月一日,秋税籍以四月一日,并限45日毕。开封府等70州夏税,旧以五月十五日起纳,七月三十日毕。河北、河东诸州气候差晚,五月十五日起纳,八月五日毕。颍州等13州及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南、荆湖、川峡五月一日起纳,七月十五日毕。秋税自九月一日起纳,十二月十五日毕,后又并加一月。或值闰月,某田蚕亦有早晚不同,有司临时奏裁。继而以河北、河东诸州秋税多输边郡,常限外更加一月。江南、两浙、荆湖、广南、福建土多秔稻,须霜降成实,自十月一日始收租。掌纳官吏以限外欠数差定其罚,限前毕,减选、升资。民逋租踰限,取保归办,毋得禁系。中国租20石输牛革1,准钱千。川蜀尚循旧制,牛驴死,革尽入官,乃诏蠲之,定民租200石输牛革1,准钱1500。”“20而税1者有之,30而税1者有之。” ☚ 宋代均税法 宋代保甲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