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❶ 即三公。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后汉书·胡广传》:“(胡广)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❷ 唐代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受理刑狱;皇太子监国,则詹事,左、右庶子为三司。❸ 唐代中期以后,财务行政渐趋繁杂,乃选拔大臣分判户部、度支及充盐铁转运使,分别管理租赋、财政收支和盐铁专买事务。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始合为一职,长官称三司使。宋代初沿此制,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乃全国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置三司使一人,位仅次宰相,有计相之称,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罢三司使,分置盐铁、度支、户部三使。太宗淳化四年(993),罢三使,复置三司使一员。神宗改革官制,罢三司,其职权分归户、工部等,户部始掌全国财政。❹ 明代以各省之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为三司,分管兵、刑、钱粮。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