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叶委陵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叶委陵菜 【概况】: 异名 三爪金、地蜘蛛(《贵州草药》),三片风、三张叶、地风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铁秤砣、地蜂子(《四川常用中草药》)。 基源 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三时陵菜及其变种中华三叶委陵菜的全草。委陵菜属全世界有200余种,中国有80多种。 原植物 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中华三叶委陵菜Potentilia freyniiana Bornm.var.sinica Migo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分枝多,簇生。花茎纤细。 直立或上升,高8~25cm,被平铺或开展柔毛。基生叶掌状3出复叶,连叶柄长4~30cm,宽1~4cm;小叶片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顶端尖或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边缘有多数急尖锯齿,两面绿色,疏生平铺柔色;茎生叶1~2,小叶与基叶相似,但叶柄很短,叶边锯齿减少。聚伞花序顶生,花梗纤细,长1~1.5cm,被疏柔毛;花直径0.8~1cm;萼片5,三角卵形,顶端渐尖;副萼片5,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外面被柔毛;花瓣5片,淡黄色,长圆倒卵形,顶端微凹或圆钝;花柱近顶生。瘦果卵球形,直径0.5~1mm,表面有显著脉纹。 花果期3~6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98页,图232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0~1200m的山坡荒地,溪或疏林下阴湿处。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山东、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 中华三叶委陵菜与三叶委陵菜的不同之处在于茎和叶柄上被较密的开展柔毛,小叶两面被开展或微开展柔毛,尤其沿脉较密;小叶片菱状卵形或宽卵形,边级具圆钝齿。生于海拔600~800m的草丛中及林下阴湿处。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生药】:采集 夏季采收开花的全草,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药性】: 性味 苦,微寒。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微寒,苦。”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主治 骨结核,口腔炎,痈肿疔疮,跌打损伤,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服。 外用:煎水或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骨结核:三叶委陵菜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日换1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