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身n213ʂəŋ213

❶容身立足:该到何处去~? 《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之地。”
❷休息: 两顿饭即可不馁,六尺床即可~。《左传·昭公元年》: “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安身

〈隐〉清末以来典当业指椅子。系就坐椅为一时容身之处而言。

安身ānshēn

在某处居住、生活(多用在困难环境下)
 △ ~之地。

安身ān shēn

指在某地过活; 存身:(土隐)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一·20)既如今姐姐也得了好处~,妈也有了~之处,我也要自寻归结去,方是正礼。(六五·1585)


安身ān shēn

使身体平安:我今叩求皇天保佑,在监的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一○六·1346)

安身ān shēn

旧时江湖社会诸行及典当业谓坐椅、坐位。《切口·星相》:“安身: 椅子也。”《切口·说大书》:“安身: 说书人之坐位也。”又“押当业”:“安身: 椅子也。”

安堵、安居、安身、定居;浪迹、流荡[流宕]、流浪、流离、流落、流徙、流转、沦落、漂泊[飘泊]、漂流[飘流]

○安堵ān dǔ

(动)〈书〉安居:~如常|~乐业|百姓~|~如故|边民~|内外~。

○安居ān jū

(动)安定地居住、生活:~乐业|幸福地~|~山林|退闲~|置业~| 山上有一栋小屋,可以在那里~|~之所。

○安身ān shēn

(动)在某地住下来安定地生活:无处~|~立命|~之所|暂且~|~之地。

○定居dìng jū

(动)在某个地方固定地居住下来(多指常迁移的人):~乐业|~的部落|牧民~点|游牧民族~下来|漂泊大半生以后,才在四川~下来。

●浪迹làng jì

(动)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江湖|~他乡 |~天涯海角 |~在外|萍踪~。

●流荡liú dàng

(动)流浪;漂泊:在江湖中~|~天涯海角 |在常德府~了半年|去各处~|~忘返|从此开始~|兄弟两三人,~在他县。也作【流宕】。

●流浪liú làng

(动)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者|~街头|在四方~|~的足迹|~的印第安人| 四处~|~的艰辛|过着~不安的生活。

●流离liú lí

(动)〈书〉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颠沛~|~失所|~转徙|~他乡。

●流落liú luò

(动)穷困潦倒,漂泊外地:~他乡 |~江湖|~街头|~在外|~天涯|~何处?

●流徙liú xǐ

(动)到处迁移,没有固定的生活:水旱袭来,贫民~| 回国后~半年,又去了日本|强迁出故土,~到洛水北岸|这个镇上的百姓已~过半。

●流转liú zhuǎn

(动)经常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四方|~千里之外| 四处~。

●沦落lún luò

(动)流落:~街头|~异国| 同是天涯~人|~至此|~天涯|~民间 |~此地。

●漂泊piāo bó

(动)比喻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异乡 |~的生活|到处~。也作【飘泊】。

●漂流piāo liú

(动)漂泊:~他乡 |各处~|~转徙|~在外|茫然地在灾难中~。也作【飘流】。

安身

安身

立(立身;立命;立脚;立足) 存身 置身 居身 容身 抚身 寄身 措身 寘身 禔身 藏身 栖身 委身 顿身 托迹 托足 托根 落脚 寄足 蹭窝 敛影(~无地) 栖影 投林
到别人家去托足安身:投止
寄身他乡:栖旅
寄身山谷:栖谷
居住安身:栖凭
依托,安身:寄托
 寄托,安身:栖托
委托身体:托体
寄身,托身:寄命
寄居栖身:寄处
自己得以容身:自容
暂时托身:寄栖 寄迹 寄踪
投靠托身:投托
无处容身:有家难奔
(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安身)

☚ 安家   分家 ☛

生存

生存

生(生活;生息;阜生;有生) 存(存立) 立(自~;独~)
生和死:生生死死
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生(~观)
生存和死亡:存殁 生关死劫
生存或死亡:存亡
存亡,生死:存谢
死亡的多,生存的少:十死九活
无数次的生和死:千生万死 万死千生
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出生入死 出入生死 出死入生 生死出入
生在世上:生代
生存于天地间:履戴
生存下去:立足(~之地) 托足 驻足 措足 蹑足 著脚 驻脚 安身 顿身 藏身 敛身 置身 错身 厕身 措身 存身 容身 容居 容迹 容说 行世(操身~) 植躬委形 齿迹
立足于天地之间:戴天
置身天地之间:人生在世 侧身天地
能够适应的才能生存:适者生存
依赖他人生存:依人作计
永久生存:长生
不吃饭,靠喝风生存:喝风屙烟
人民不堪重负,无法生存:民不堪命
形容生活极度贫困,无法生存:鬻妻卖子
庸俗的人在艰难窘迫的环境中苟且生存:虱处裈中

☚ 活着   幸存 ☛

安身ān shēn

❶容身,立足。《吕氏春秋·谕大》:“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
❷立身处世。潘尼《安身论》:“盖崇德莫大乎~~,~~莫尚乎存正。”
❸休息,就寝。《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

安身

明王艮的伦理道德命题。意指使自我生命获得安宁、和逸、舒畅。源于《易传·系辞下》:“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后王艮承之,以“安身”释“止于至善”。“止至善者,安身也,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答问补遗》)认为“身”是“天地万物之本”,故“天下国家”应以“吾身”为准则。“吾身犹矩,天下国家犹方”(《语录》)。并由此提出“修身”须先立“安身”这个本,“身未安,本不立”。且指出“安身”就其性质来说,是“止至善”;就其作用来说,是强调先“正己”后“物正”,“本治而末治”。即先自我修养成就至善的人格,然后以此去影响他人,教育他人。同时主张把“安其身”与“安其心”二者结合起来,“安其身而安其心者,上也;不安其身而安其心者,次之;不安其身又不安其心者,斯为下矣。”反对离开现实生命,去追求所谓道德意识的纯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