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藤昌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藤昌益1703—1762日本德川幕府中期思想家、无神论者,名医。名正信,别字龙堂良中,号昌益。生于出羽国秋田郡二井田村上层农民家庭。曾过继为藩医养子。年青时到京都、江户(东京)读书,并去长崎研究过西学,后长年在乡间行医。1755年前后写成《自然真营道》,对农民进行启蒙教育,开展破除迷信的宣传。还经常召集门生讨论社会问题。在自然观方面,主张“气”一元论,认为“气”乃万物产生的根源, 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反对宋儒的“无极而太极”说和佛教的“轮回说”,否定有统治万物之神存在。在社会观方面提出乌托邦思想,同情封建统治下农民的疾苦,认为人本无贵贱贫富之分,只因天子、诸侯等不耕而食,剥削众人,造成等级和财富的区别。主张消灭一切剥削与统治,回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的“自然世”。还表示对荷兰(西学)的向往,反映了反封建主义和实行资本主义的朦胧愿望。死后其门徒遭迫害,书稿散失,直到1899年才被发现。已被列为世界大哲学家之一。另著有《统道真传》五卷、《孔子一世辨记》二册。 安藤昌益1707—?日本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生于江户樱田,曾住秋田,研究医学本草学,后又学习西洋知识,其主要著作是《自然真菅道》93册101卷,和《统道真传》5卷。他认为自然世界的人间境界,第一是自给自足,无过余不足,亦无贫富;第二是食物充足,无上下,故亦无盗贼,无监狱,无圣人,乃至于无迷信;第三是连富贵的欲望乃至五常五伦这些道德也用不着了;“无金银钱通用,无立上为富贵荣华思欲者,无下落贱贪患难义者。凡一切欲心无有之者,无欲盗无乱逆盗贼者,无五常五伦四民等利己教,无圣贤愚不肖隔。”(《自然真菅道》)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安藤昌益严厉批判了“不耕贪食”的思想和制度。他认为:“士者武士也。君下立武士,贪众人直耕之谷产,若有抗之者,则以众多武士捕缚之。是盗窃自然之天下,故恐责己也。”在批判“不耕贪食”的同时,安藤昌益进一步描绘了所行“自然之道”情况下的伦理关系。他说:“若无虚构地狱极乐以贪食众人布施之奸僧之佛法,即无被虚伪利己之巧言所迷惑之人。无奸僧之佛法,即无不耕贪食之乞丐、非人、托钵僧、山伏等盗贼之徒;若无以神道骗人之法,即无贩卖祈祷以骗食之游手好闲之徒。无骗人之神佛,即无修建佛寺神社等天下之巨大浪费”,那么,社会生活中就没有一切上下、男尊女卑,没有掠取,没有圣贤和愚不肖的区别,没有商人和奢侈品的生产者。难怪后来的日本学者称安藤昌益为农民民主主义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