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置概况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安置概况 安置概况军人安置包括复员退伍安置和离退休干部安置。复员退伍安置包括除离退休干部之外的全部军人安置。主要分为复员军人安置、义务兵退伍安置、志愿兵退伍安置、复员干部安置、军队供养干部安置等。截至1985年,安徽省共接收安置复员退伍军人1136774人,其中安置在农村790259人,机关、厂矿企业312360人,复工复职24095人,其他10060人(表8-3-20)。 表8-3-20 安徽省接收安置复员退伍军人情况统计(1950—1985年) 单位:人
表8-3-21 1986—1992年安徽省接收安置复员退伍军人情况
1980年至1990年,全省共接收安置转业军人5.3万多人,退伍军人37.8万多人。许多有条件的乡、镇实行了“入伍、优待、共育、安置”一条龙办法,解除了战士的后顾之忧。还接收安置了军队离退休干部776人,建造住房5万平方米,建立疗养所(站)34个,使这些为革命作出贡献的老同志得以安度晚年,也减轻了部队的负担。1992年冬季,全省共接收安置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志愿兵2.57万人,其中退伍义务兵2.45万人(城镇安置1.68万人,农村安置7658人),转业志愿兵1199人。由于回皖退伍军人人数多,又是转业志愿兵集中交接和实行《安置卡》办法后退伍的第一年,退伍安置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地依据《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和《安徽省退伍义务兵安置实施细则》,在坚持“包干安置”的前提下,采取指令性分配与“双向选择”相结合,安置分配与生产需求相结合,按系统分配与跨系统跨地区分配调剂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办法,减轻了安置阻力,加快了工作进度。很多企业在自身人员富余的情况下,积极为政府分忧,完成安置任务。为减轻农业地区的城镇安置压力,马鞍山、铜陵等工业城市顾全大局,从巢湖、宣城、六安等地的农业县接收安置了500多名城镇退伍军人。为引导退伍军人正确对待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自觉服从分配,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形势、政策和法制教育。铜陵市在退伍军人待分配期间,先后举办两期轮训班,对280多名退伍军人进行了形势、思想和安置法规等教育。各地还十分重视为回乡退伍军人多办实事,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全省共拨出建房经费87.6万元、木材374立方米,为无房和严重缺房的退伍军人修、建房屋726间。淮北市对266名农村退伍军人每人供应面粉45至60公斤,生活用煤400公斤,化肥1袋。黟县和黄山市黄山区给生活有困难的回乡退伍军人每人补助200至300元购置农机具和修理房屋,缓解部分退伍军人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1992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全国试行转业志愿兵集中交纳办法。全军共有18个单位到本省移交转业志愿兵1218人,通过审查,共接收符合转业条件的志愿兵1199人。实行转业志愿兵集中交接的第一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省政府拨出志愿兵专项安置经费18.5万元。各级退伍安置部门改变过去志愿兵与城镇义务兵统一分配的做法,采取提前联系,就地消化,优先安置的办法,确保志愿兵及早落实工作单位。 1992年,全省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794人(其中师职7人,团职155人,营以下及技术干部632人),随迁随调家属496人。省及各地市制定了鼓励转业干部到企业、到基层工作的政策,并举办军转干部培训班22个,参训510人,占应训人员的95%。 ☚ 六 军人安置 复员军人安置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