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以为乐伍举提出的一个民本主义的思想命题。《国语·楚语上》:“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乎?’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伍举与楚灵王的对话,涉及对“美”、“乐”、“聪”、“明”诸方面的看法,但核心是“安民以为乐”。以“安民”的要求立论,国君应该任用贤能,这就是“美”;能听取有德之言,明辨清浊善恶是非,这就是“聪”;视野开阔、志向远大,这就是“明”。伍举并且强调,作君主的人,是不应该以宫廷声色的感官享受为“美”、为“乐”、为“聪”、为“明”的;如果一味追求声色逸乐的物质享受,他就会苛敛于民,他的“聪”“明”就会蔽塞,民不安,君王的统治也就难以维持。伍举的这一思想,虽然是为维护君主对人民的统治服务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看到民众力量对于国家命运的决定作用,表现了对于人民利益的关切和对于人民力量的重视,具有合理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