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安徽人物大辞典︱前言 前言 江淮人文渊薮,历代史志多有记载。然卷帙浩瀚,查阅不易,需要有一部系统全面地反映皖籍历史人物活动的专科工具书。为此,我们组织起全省从事人物研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收集整理了古代和近现代数千万字的人物资料,历时四个春秋,编写出这部收录12511人、160万字的《安徽人物大辞典》。 这部辞典是以安徽现行区划分县市编排的,体例与其它人名类专科辞典有所不同。人物按籍贯所属分县编次,一县(市)之内辞条按人物的卒年先后编次,其优点是能够看出一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文的兴衰,便于读者检索和阅读。由于各县市建制沿革变化复杂,要按现行行政区划编排,就必须准确地考订出各个历史时期人物的籍贯,弄清建制沿革情况。各地参与编纂的同志查阅了历代史志、碑记谱牒,追根寻源,解决了许多有关历史人物籍贯的疑难问题,成果卓著。有些人物的出生地因年代久远,资料匮乏,难以定论,我们一般按照历史人物当时的籍贯排列;有争议的则加括注说明,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收录之人物皆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有一定影响,分名人和非名人两大类。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之皖籍名人只占辞典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物知名度虽不太高,但在省内或省外某一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非名人资料是研究当地历史最为需要最难寻觅的,收录得越齐全,辞典就越具有使用价值。辞典还收录了不少劣迹昭彰的帮会首领、匪首、汉奸恶霸、军阀政客等,在附录中收录了一批非皖籍而在皖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以增强辞典的资料性和实用性,使人们对安徽历史人物有更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在编纂这部辞典时,我们力求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资料认真筛选整理,剔除糟粕,弥补不足;既注意到工具书的资料性和实用性,又着力编出时代的特色。如旧史志中关于烈女、孝子的传记文字占有相当大的篇幅,而那些卓有贡献的科学家、能工巧匠、梨园精英、名贾巨商,农民起义军领袖、革命党人等则很少记述。这是旧史志的缺陷。今天编纂人名类专科工具书,就不能按照旧史志的标准和封建的价值取向收录人物。我们在整理资料时,删去了有关烈女、孝子、节妇的文字和那些带有封建伦理政治色彩的评价之词,补充了大量的古代科学家、艺术家、商贸经济人物,使辞典符合时代和科学的要求。 编纂《安徽人物大辞典》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从拟定计划到组织编写,最后定稿,所费心血甚巨。辞典付梓之日,正值共和国国庆,谨以此书献给欣欣向荣的祖国,献给走向现代化的人们! |
☚ 安徽人物大辞典︱凡例 安徽人物大辞典︱姓氏索引 ☛ 00011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