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定货币政策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定货币政策说

安定货币政策说

亦称“稳定货币政策说”。一种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来实现经济稳定的政策主张。安定货币政策说,是现代货币主义宗师弗里德曼率先提出的,这一政策思想最早出现在弗氏1951年撰写的《对货币政策的评论》一文中。而50年代末60年代初弗氏的另两篇代表作《货币供给与价格、产出变动》以及《资本主义与自由》的相继问世,则标志着这一政策思想的成熟和完善。
该学说认为,为了保持物价稳定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繁荣,就必须实行安定的货币政策,即以货币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指标,使货币量稳定地增加。对此,弗里德曼指出:“为了使价格水平在数十年内维持合理的安定,总货币存量应与产出及人口的增长保持相同的增长率。过去的经验显示,维持长期价格安定所需要的货币存量年增长率约为3~5%。”按照他的观点,如果货币存量的增长率大大超过或大大小于这一幅度,都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前者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后者则必然造成通货紧缩。相反,倘若货币存量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率,不在短期内发生猛烈的波动,就不致于引发价格猛涨或导致价格与产出的巨幅下降。当然,稳定货币增长的重要性不是就一天一月而言的,而是就一个较长时期(如4~6个月)来讲的。实际货币增长率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必须在3~5%这个幅度内波动。在此范围内,国民生产总值便可沿着正常的长期趋势在近乎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保持增长。不过,在经济稳步增长过程中,温和的上下波动还是会有的,但是,安定货币政策说指出:如果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来压制或减轻这些温和的波动,那就是反生产的,其结果必将是引起更大的不安定。总之,安定货币政策提倡那种蹈循“单一规则”的简单货币政策,并认为这种简单政策既便于操作,又能产生“相当程度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只要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长期固定在3~5%的水平上,整个经济稍后就会安定在一条具有稳定实质增长的轨道上。
安定货币政策说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特别是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唐·帕廷金和保罗·戴维森的批评。根据这些批评者的意见,安定货币政策说的不妥之处主要在于它赖以建立的基础前提。即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影响名义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名义国民收入及价格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依附关系。安定货币政策说的反对者则认为,国民经济活动水平是受多种影响因素决定的,货币供应是与国民经济活动水平之间并不存在一种明白无误的数量关系。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只有绝对价格水平同货币存量成比例变化,而相对价格水平与货币存量则是彼此分离的。倘若上述批评是正确的话,那么,以此种脆弱甚至谬误的理论为前提的安定货币政策,其效果就是大大令人怀疑的。另外,安定货币政策说主张将货币供应增长率控制在与预期经济增长率相一致的水平上,以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均衡,这实质上是一种考虑长期均衡的中立货币政策。再者,从实践上看,1979年10月,美国联储采用了弗里德曼的安定货币政策:把货币供应量控制在年增长3%的水平上,但是,到1982年春,联储明显地发现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稳定关系已不复存在,于是,联储于同年三月断然放弃了安定货币政策,转而继续实行弹性货币政策。在不到三年的实验过程中,安定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起到了很大的抑制作用。但与此同时,它也导致了利率上升和经济萧条。
安定货币政策主张对货币供给增长率实行有限制的管理,强调稳定货币,这一政策思想是一种反通货膨胀思想,在当今世界各国通货膨胀异常普遍的情况下,安定货币政策为各国金融当局抑制通货膨胀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因而先后曾被一些国家所采用。

☚ 管理通货政策说   稳定货币政策说 ☛
000023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