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哈拉人Amhara一译“阿姆哈拉人”,亦称“阿马拉人”(Amara)。埃塞俄比亚的主体民族,阿克苏姆人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约1,120万人(1978年),占全国人口37.7%,为国内第一大族。属埃塞俄比亚人种,系闪米特人一支。源于阿拉伯半岛闪米特人南支萨巴人(Sabaeans), 前七世纪前后跨红海来到非洲之角。曾是阿克苏姆王国(一至九世纪)的主要居民。十三至十六世纪建立封建王国。自1517年,先后受奥斯曼帝国、葡、英、意等殖民势力入侵。1935—1941年同其他各族一起进行抗意武装斗争,为捍卫国家独立作出重大贡献。操阿马利尼亚语(旧称格埃兹语),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现为国语, 有文字。四世纪起接受基督教,属科普特教派,现为国教。按父系居住,以双系续谱,行长子继承制。传统社会一般分为贵族和平民。存在教会结婚(Qurban)、民间结婚(Semyana)、临时结婚(Damoz)三种形式。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农耕,种植苔麸、小麦、大麦、高粱和玉米;南方部分居民也兼事畜牧,饲养牛羊;棉纺、木雕等手工业素来发达。 安哈拉人 安哈拉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约1120万人 (1978年),占全国人口38%,为国内第一大族。属埃塞俄比亚人种,系闪米特人的一支。其祖先属闪米特人南支的萨巴人,7世纪左右自阿拉伯半岛跨红海迁至非洲之角,占据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1—9世纪为阿克苏姆王国的居民,13—16世纪建立封建王国阿比西尼亚。自16世纪起先后遭受奥斯曼、葡萄牙、英国、意大利等殖民势力的入侵和奴役。1935—1941年同国内各族人民一起抗击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讲安哈拉语,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现为国语,有文字。并通用英语。多信基督教,属科普特派。按父系居住,按双系计算亲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均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种植苔麸、大麦、小麦、玉米、高粱等; 南方兼事畜牧,饲养牛、羊。棉纺、木雕等手工业发达。 ☚ 米南卡保族 安道尔人 ☛ 00005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