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南通天竺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南通天竺道 安南通天竺道唐时中国通天竺的道路名。因经安南都护府(都护驻地在今越南北部河内市)辖境故名。附见《新唐书·地理志》主要路线有二: ☚ 河西走廊 香料之路 ☛ 安南通天竺道唐代中国通往印度的通道。安南即安南都护府(治今越南河内市)。唐调露元年(679年)置。天竺,古印度的别称。主要通道有二:1.自今越南北部西行,经今云南昆明、大理、保山等地,西经今高黎贡山东坡的诸葛亮城,越过今缅甸阿拉干山至今印度阿萨姆邦西部和今孟加拉兰格鲁尔附近,再西行至今印度巴特那一带止。2.自今云南保山西高黎贡山东坡的诸葛亮城西行,经今云南腾冲渡过今伊洛瓦底江、亲敦江至今印度曼尼普尔一带,再西越过大岭至今印度阿萨姆邦西部和今孟加拉国兰格鲁尔附近,与前通道会合。 安南通天竺道 安南通天竺道即唐代岭南壮族先民入安南,过柬埔塞、老挝,经泰国,出缅甸西至印度的陆路通道。《新唐书·地理志下》说,出广西而“安南经交趾大平,百余里,至峰州,又经南田,百三十里,至恩楼县……安南境也。又八十三里,至峒藻水。又经南亭,六十里,至曲江,剑南地也……至永昌故郡,三百里。又渡怒江,至诸葛亮城,二百里。又南至乐城,二百里。又入骠国境,经万公等八部落,至释利城,七百里。又经突旻至骠国,千里。又有骠国西渡黑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千六百里。又西北滴迦罗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国,六不里。又西南至中天竺国东境、恒河南岸羯朱温罗国,四百里。又西至摩羯陀国,六不里”。同书还记述了经安南,去环国、武单、陆真腊、水真腊等国的路程,说“自观州东二如行,至唐林州安远县,南行经古罗江,二日行,至环王国之檀洞江。又西,四日,至朱崖。又经单补镇,二日至环王国城……自观州西南,三日行,渡雾卫岭,又二日行,至棠州日落县。又经罗伦江及古郎洞之石密山,三日行,至棠州文阳县。又经嫠嫠洞,四日行,至文单国之酸台县。又三日行,至文单外城。又一日行,至内城。一日,陆真腊其南水真腊。又南至小海,其南罗越国,又南至大海”。此陆上通道,在壮族先民对外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合浦钦州海上通道 邕州安南通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