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全生产责任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全生产责任制ān quán shēng chǎn zé rèn zhìсистéма отвéтственности за безопсное произвóдство

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级领导、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过程中,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应负安全责任的一种制度。主要内容是: 企业的领导应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负总的组织领导的责任; 各车间主任、工段长应对本车间、工段的安全工作负具体的领导责任;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班组负责人应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安全工作负相应的责任;各职能部门 (生产技术、机械设备、动力设备、劳动工资、财务会计、人事保卫、材料供销等单位)应对自己所担任的专职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的具体工作负直接责任; 劳动保护专职管理机构 (或专职人员) 应在厂长、副厂长或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具体地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并监督检查企业有关部门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工作,充分地发挥其助手作用; 全体职工应自觉地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进行违章作业。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以厂长为中心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车间班组、以及全体人员,在生产、工作中必须承担相应安全责任的原则及其有关制度、措施的总称。它是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全面安全管理的体现,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50年代,安徽省即有一些企业试行了该项制度。196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若干规定》后,更多的企业陆续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1978年以后,为适应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加强安全生产的要求,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82年发布《安徽省工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暂行规定》。1985年12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的《安徽省劳动保护监察暂行条例》,对劳动保护制度作了规定。198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提出大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把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放在安全基础工作六条标准的首位。经过努力,到“七五”期末,全省国有企业和县以上集体企业普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使之成为企业管理基本制度之一。该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 厂长(经理)是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职工安全健康和生产安全负全面责任。其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必须同时列入加强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的内容;组织领导编制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等项工作;2.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对所辖生产范围内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负责;3.企业生产、技术、安全、设备、供销、运输、劳资、财务等职能部门,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4.生产工人要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本班组、本岗位安全负责。
保证安全责任制实施的措施主要有:在企业方针目标中列出安全责任目标,将重要的安全责任“量化”成具体的任务、指标;建立由厂长为首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调度会,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解决执行安全目标和职责中的问题,实行相应的检查、考核、奖励办法,使履行安全职责与经济利益挂钩;调查处理人员、设备事故时,依照安全责任制和有关规程来分析判定责任。通过上述一系列安全责任制度的措施,形成以厂长为中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面安全管理体制,把管安全与管生产从组织上统一起来,使劳动保护的要求渗透落实到企业管理各方面和生产全过程,克服安全生产的混乱局面和无人负责现象,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管理有序,赏罚有据,以保证安全目标和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80年代以来,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范围扩展到政府和政府部门。1982年省政府发布的《安徽省工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暂行规定》中,规定了企业主管部门的厅长、局长、经理的安全职责。1990年4月省人民政府又发布《安徽省安全生产领导职责》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省长、市长、县长、乡长等政府领导人的安全职责。从1989年起,省政府决定对各地、市政府实行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把完成安全目标的情况作为政绩考核内容之一。这些规定的实施,对于推动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加强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做好对企业的规划、引导和服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 职工的劳动保护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

安全生产责任制

指对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规定的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制度。我国企业在50年代初期就开始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1959年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劳动保护座谈会,明确提出企业领导人员必须贯彻“管生产的同时管安全”的原则,使安全工作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1979年以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健全。在我国企业中,主要采取分级和分部门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各级行政领导的安全责任制。如:厂长(或总工程师)要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厂的劳动保护工作,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劳动保护的法令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各级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制定或审批本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研究解决存在的隐患,发生事故时及时组织调查,采取改进措施等,车间主任要负责组织和领导本车间的劳动保护工作,包括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本企业的有关决定,对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全面负责,经常检查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本车间的伤亡事故登记、统计、调查的及时性和正确性负责等;生产班组长负责对工人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和检查;
二、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如:生产技术部门要负责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同时,编制劳动保护措施计划,保证设计的产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并有相应的安全卫生措施;机械设备部门负责改进各种机器设备的安全装置的设计,进行机器设备安装时,要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以及组织设备的定期检修等;动力设备部门在负责安装、改装、拆卸和修理动力设备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卫生措施,定期和随时检查各种动力设备;安全技术部门要协助企业领导做好安全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进行现场检查,等等。
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每个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的需要来制定,并纳入工作岗位责任制之中。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所有劳动保护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综合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操作制度,对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内容可作以下概括: 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应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的组织领导责任; 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应对安全工作负起相应的责任。至于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范围,应根据各单位的生产特点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分别确定。

☚ 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措施 ☛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预防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规定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应负安全责任的一种制度。在我国企业中,采用的是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其基本内容是: (1) 企业领导负责组织和领导本企业的劳动安全工作; (2) 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和领导本车间的劳动安全工作; (3) 生产班组负责对工人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和检查;(4) 有关行政技术人员在其业务范围内对劳动保护工作承担责任; (5) 生产工人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等。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措施,是搞好企业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

☚ 出勤率   职业道德 ☛

安全生产责任制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safety in produc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