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代蒙古族民间歌舞,流传于哲里木盟的库伦旗、辽宁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吉林的郭尔罗斯前旗。相传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安代”一词源于蒙语“阿答太”,意为“着魔”或“中邪”。原是蒙古族农村为患病的年青妇女治病的一种巫舞,后来逐渐演变成带有游艺性质的、以歌为主的民间歌舞形式。演唱时间一般在农历七、八月,多夜间进行。每次约二十天; 参加人员十三名,一人为首席歌手(领唱者),余为帮唱(合唱),另有一人扮患病者。地点多在场院或大街上。演唱时高悬灯笼、点燃篝火。唱者每人双手各持一条长方手帕,边唱边舞,有时围观者亦可参加。演出要按一定内容排列出固定程序,每个程序均有固定曲牌,如 《招引》、《诱狂》、《激起》、《问名》等。也有的程序无固定曲牌,可由首席歌手自由选择。所唱歌词简朴、通俗。分主词和衬词两种,二者份量几乎相等。各由领唱者与帮唱者分别演唱。衬词有“阿嘿噢𠲖”,“依噢热波热”等。音乐属曲牌连缀、由无数个词、曲不同的曲牌组成。曲调高吭、嘹亮;节奏活泼、明快,具有较强的宣叙性和舞蹈性。多为二拍子和四拍子、音域不超过八度,五声的商、徵调式和经常出现降低的Mi音和La音,形成调式与旋律的特殊色彩。安代演唱无乐器伴奏,其音调的高低、速度快慢,均由首席歌手掌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