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三兽渡河
❶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爲佛。”后泛指修行。{唐}{李邕}《大相国碑》:“若天若人﹐或贤或达﹐虽万牙出地﹐而三兽渡河﹐使不闻者闻﹐未悟者悟﹐岂虚也哉!”亦省作“[三兽渡]”。 {清}{陈先贞}《戊申生日示两儿》诗:“漫怜三兽渡﹐閑作五禽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