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宇文虚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宇文虚中1079—1146金大臣、诗人。字叔通,华阳(今四川成都市)人。宋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仕宋至资政殿大学士。建炎二年(1123年)奉使金国,被留不遣。仕金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为金规画取江南之策,又为制定官制礼仪,参与机要,被称为“国师”。皇统六年(1146年)金廷疑其谋反,全家自焚而死。能诗。原有集,已散佚。金元好问《中州集》录其诗五十首,多感慨身世和怀念南宋之作。 共1首 (词)宋· 宝幡彩胜堆金缕。 双燕钗头舞。 人间要识春来处。 天际雁,江边树。 故国莺花又谁主。 念憔悴、几年羁旅。 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宋大观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以祈请使至金被留,任为翰林学士承旨,为金制定官制礼仪、参与机要,被尊为国师。金皇统六年密谋劫宋钦宗南归,事败被杀。后宋朝赠以开府仪同三司,谥肃愍,又赐姓赵。其诗多追怀故国、感时伤世之作,辞情激越。《中州集》录存其诗五十首。 ☚ 吴激 高士谈 ☛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累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建炎二年(1128)使金被留,仕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皇统六年(1146)以谋复宋罪被杀,全家老幼百口同日遇害。年六十八。《宋史》卷三七一、《金史》卷七九有传。词存二首,见《碧鸡漫志》卷二、《归潜志》卷八。《迎春乐》(立春):“故国莺花又谁主。念憔悴、几年羁旅。”《念奴娇》:“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覆。”“流落天涯俱是客,何必平生相熟。”心境自现。 ☚ 吴激 高士谈 ☛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号龙溪,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历官州县,人为起居舍人,累官资政殿大学士。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贬韶州。建炎二年,复资政殿大学士,以祈请使出使金国,被留,接受金官爵,与韩昉等俱掌词命。金熙宗天眷(1138—1140)间,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皇统四年(1144)转翰林学士承旨,迁礼部尚书。皇统六年,以谋反罪,全家被杀。关于他的死,史书记载有种种不同,但死后宋孝宗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并谥肃愍,说明他的死与反金、忠于南宋有关。虚中为当日诗坛盟主。他既接受金国的高官厚禄,又不忘南宋,这种思想上的矛盾往往发于诗歌。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宋使臣洪皓以其仕金而对之鄙视。虚中曾写《己酉岁抒怀》,诗中自叹“今日穷愁何足怜”,而寄望于“是非留与后人传”,并自白他之所以“孤臣不为沉湘恨”,目的乃是“怅望三韩别有天”,隐忍是为了别有所图。证以后事,亦不为虚言。由于一直没有忘记故国,所以在金日对亲人,对故乡和故国的怀念成了其诗篇的重要内容,如《在金日作三首》、《春日》、《又和九日》等,这些诗都写得感情真挚,语意沉痛,如他自己所说,“要之皆肺腑中流出也”。《全金诗》录其诗五十三首及断句四。《宋史》卷三七一、《金史》卷七九有传。 ☚ 萧瑟瑟 张斛 ☛ 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号龙溪居士。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金代诗人。宋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官州县,入为起居舍人、国史馆编修。高宗建炎二年,以资政殿学士充祈请使至金,以知名被留,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金熙宗皇统六年,因密谋挟宋钦宗南归,事泄被害。宋赠谥肃愍。原有集,已散佚。《中州集》存其诗五十首,《全金元词》存词二首。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兵科给事中。书中称宇给事。以他为首上本参劾倒王黼、杨戬,并使王、杨手下坏事家人、书办、官掾、亲党等犯罪者,一网打尽。西门庆及亲家陈洪,亦在杨戬亲党之列(第十七回)。按:宋臣宇文虚中,华阳人,字叔通。大观进士,官中书舍人,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宣和间,蔡京、童贯兴燕云之役,引女真夹攻契丹,他数谏不听。南渡后使金被留,金人号为“国师”。后被诬谋反,全家焚死。宋人以其不忘故国,赠谥“肃愍”。《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 王黼 董升 ☛ 宇文虚中1079—1146南宋降金大臣。字叔通。华阳(今四川省成都)人。初仕宋,累官资政殿大学士。宋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年),受钦宗命使金,复请和议。台谏以和议归罪,遂罢贬至青州(今山东益都),韶州(今广东韶关)。宋建炎二年(1128年),康王赵构复其职,为祈请使至金,被留。金以其有才艺,加官爵,授翰林承旨,与韩昉制定议礼制度,称为国师。金天眷年间,封河内郡开国公。皇统四年(1142年),官至礼部尚书。六年,与金贵族不和,被诬以“谤讪朝廷”,终以谋反罪被杀。能诗文,有《中州集》辑诗五十首。 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成都华阳人。初仕宋,累官资政殿大学士。宋建炎二年(1128),奉命使金不返。时金廷方议制度,爱其有才艺,加以官爵,令掌词令。其后,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书《太祖睿德神功碑》,进阶金紫光禄大夫。金皇统四年(1144),进礼部尚书。其恃才轻肆,因而得罪女真达官贵人。六年(1146)二月,有人告其谋反,鞫治无状,乃罗织家中图书为据,被诬杀。能诗文,其诗《上乌林天使三首》等,多感愤之作。 宇文虚中1079~1146宋大臣。字叔通,成都华阳 (今双流) 人。宋徽宗大观进士,历州县官,人为起居舍人、国史编修,同知贡举,迁中书舍人。宣和年间 (1119年~1125年),上书反对蔡攸、童贯引金攻辽,降集英殿修撰。金兵南下,为资政殿大学士、军前宣谕使。数次出使金营议和,金兵退,诸议者劾其议和之罪,被贬斥,遣韶州。宋建炎二年 (1128年) 应诏出使金营,复资政殿大学士,被金扣留,历官金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号为国师。金人每欲南下,恃才讥讪金人,被诬谋反,全家老幼百口被焚死。著有 《宇文肃愍公文集》、《中州集》 等。 宇文虚中1079~1146南宋降金大臣。字叔通。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初仕宋,累官资政殿大学士。靖康元年(1126年),受钦宗命使金, 复请和议,台谏以和议归罪,遂罢贬至青州(今山东益都)、韶州(今广东韶关)。建炎二年(1128年),康王赵构复其职,为祈请使至金,被留。金以其有才艺,加官爵,授翰林承旨,与韩防制定仪礼制度,称为国师。金天眷年间,封河内郡开国公。金皇统二年(1142年),官至礼部尚书。六年,与金贵族不和,以谋反罪被杀。 宇文虚中1080~1146Yuwen Xuzhongman of letters between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Works:Records of Poems on the Springs and Autumns,A Collection of Imperial Edicts,etc. 宇文虚中?—1146宋、金大臣,学者。字叔通。四川成都人。初仕宋,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宋靖康元年(1126),宋、金结盟,完颜宗望班师至孟阳,遭宋姚平中夜袭,宗望复还师围汴京(今开封市)。其奉命到宗望军,喻以缘由,复请和议。未久,以和议归罪,罢知青州,又下迁祠职。建炎元年(1127),贬韶州。二年,复原官,为祈请使,赴上京(今黑龙江河城县白城),被留。因善词章,被金授以官爵,与韩昉同掌词命。天会十三年(1135),替金熙宗书批答之词。天眷间(1138—1140),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著《太祖睿德神功碑》,进阶金紫光禄大夫。皇统四年(1144),转承旨,加特进,迁礼部尚书。恃才傲慢无礼,常讥笑别人,得罪女真达官贵人。六年,被诬以谤讪朝廷,以图书为谋反等莫须有的罪名被杀。一说被上京汉人推举为帅,谋夺兵仗南逃,事觉被杀。善诗文,《中州集》中辑其诗50首。 宇文虚中1079—1146金文学家。字叔通。成都华阳 (今属四川) 人。大观进士。仕宋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建炎二年使金被留,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 金人号为国师。他虽仕金,心不忘宋,并常讥讽金人。后被告谋反,全家焚死。死后宋室赠以开府仪同三司,后又赐姓赵氏。其诗多感慨身世, 追怀故国。《在金日作》三首,即系写其处境的苦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