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宇文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宇文泰507—556

西魏大臣。鲜卑族。北周皇帝宇文觉之父。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世为宇文部首领。北魏末年曾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葛荣杀修礼后,归荣。荣败后,降北魏尔朱荣,编入贺拔岳部下,任镇远将军、步兵校尉。后随岳入关镇压万俟丑奴领导的起义军,西进凉州。永熙三年(534年)岳为北魏将领侯莫陈悦所杀,岳部推泰统领其军。泰攻杀陈悦,据有关陇,朝廷任为关西大都督,封略阳县公,又加授关西大行台。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与高欢矛盾尖锐化,遂逃来关中依泰。泰拥修建都于长安,与高欢相拒。同年底,杀元修。次年另拥立元宝矩为帝,史称西魏,泰独断朝政。泰依靠鲜卑贵族、关陇汉族地主与部分关东士族的支持,采用苏绰建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建立记帐(租赋预算)和户籍制度,保证了政府收入。又颁布“先洗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六条改革的诏书,并推行均田制,社会生产得到发展。还收编关陇豪族武装,采用鲜卑八部制形式,设八个柱国大将军,正式开创府兵制。西魏势力日渐强大。泰死后,子觉代魏称帝。

宇文泰507—556

北朝北魏将领。字黑獭。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早年随父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修礼死后,归葛荣统领。后叛降尔朱荣,归贺拔岳部,参与镇压万俟丑奴起义。授武卫将军,征西将军。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被高欢所逼逃奔长安,他拥帝与高欢相拒。次年杀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帝(即文帝),史称西魏。自任太师、大丞相、柱国大将军,总揽西魏朝政。537年春,以近万士卒击败东魏三万余众。10月,继歼东魏八万余众。在东西魏战争中,他指挥作战十余次,多获胜。他创立“府兵制”,建立由柱国、大将军、开府等逐级统领制度。这一兵制,被后世沿用逾二百年,历经四个朝代,在中国兵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死后,子觉代西魏称天王,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宇文泰507—556

西魏大臣。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鲜卑宇文氏。一名黑獭。曾随父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修礼被杀后,归葛荣,继降尔朱荣。随贺拔岳攻北海王元颢,迎北魏孝庄帝;镇压万俟丑奴。永熙三年(534)统兵攻杀侯莫陈悦。受封关西大都督、大行台。北魏孝武帝受高欢所逼投奔之, 遂拥奉魏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拒高欢。官封丞相。闰十二月(535年初)杀孝武帝,立元宝炬,史称西魏。专制朝政,屡与东魏、北齐作战。大统十七年(551)后,又相继立元钦(废帝)、元廓(恭帝),自任大冢宰。重用苏绰、卢辩等,制定徭役、户籍之法;改革官制,减官员,置正长;设屯田,行均田;改置州郡县;创府兵制,建十二军,由八柱国统率。先后追谥文公、文王、文皇帝,庙号太祖。

宇文泰507—556

西魏大臣。名黑獭。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鲜卑族。曾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后归葛荣起义军。葛荣兵败后,又归尔朱荣,并成为贺拔岳的部下。随贺拔岳镇压关中人民起义。后据有关陇。北魏孝武帝受高欢逼迫,逃奔关中依宇文泰。他拥孝武帝与高欢对抗,任大丞相,为西魏权臣。宇文泰依靠关陇汉族地主的支持,任用苏绰、卢辩等,改革官制,推行均田制。550年,宇文泰设立八个柱国大将军,正式创立了府兵制。这一兵制在隋、唐两代都曾实行。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废掉西魏皇帝,建立北周。

宇文泰

宇文泰507—556

字黑獭,代郡武川 (今内蒙古武川之西) 人,鲜卑族。父宇文肱,母曰王氏。泰少有大度,不事家人产业,轻财好施,结交贤士大夫。北魏六镇起义爆发后,泰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及葛荣杀修礼,泰18岁,担任葛荣部将。不久葛荣败灭,泰随尔朱荣至晋阳。孝昌二年(526),泰以统军从尔朱荣征燕州。又跟随贺拔岳讨伐北海王颢,迎孝庄帝反正,以功封宁都子,迁镇远将军、步兵枝尉。及关陇起义爆发,孝庄帝派贺拔岳前往镇压,泰随贺拔岳入关。永熙三年 (534),贺拔岳被其将领侯莫陈悦杀死,泰攻杀侯莫陈悦,遂据有关陇。不久,魏孝武帝入关,泰乃迎帝都长安,总揽朝政。仍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后来宇文泰杀孝武帝,于大统元年 (535) 立魏南阳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文帝。泰进为都督中外诸军、大行台,安定郡公,专制朝廷。宇文泰采用各种手段来糅合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使他们在剥削关陇农民的基础上维持一致,故统治比较稳定。他下令继续推行均田制,采用苏绰的建议,实行计帐和户籍制度,以保证政府的收入。他还以鲜卑族原有的部落兵制为基础,建立府兵制,由六个柱国大将军领二十四军,以泰为最高统帅。于是西魏一天天强大起来,力量逐渐超过东魏。宇文泰先后遣将攻占巴蜀,攻破江陵。西魏恭帝三年 (556),泰进位太师、大冢宰。其年九月死于云阳宫。及北周孝闵帝禅立,追尊为文皇帝。

☚ 高欢   杨素 ☛

宇文泰507—556

西魏大臣。又名黑獭,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鲜卑族。先后从鲜于修礼、葛荣及尔朱荣,又从贺拔岳镇压万俟醜奴起义。岳败后,他占有关中。北魏孝武帝西逃长安,他拥帝与高欢相拒。不久,杀孝武帝,另立文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专断西魏朝政。用苏绰、卢辩等改革官制,颁行均田制,创立府兵制。后子觉代西魏称天王,国号周,追尊为周文帝。

宇文泰507~556

北朝北魏将领。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初随父参加鲜卑族起义,继归葛荣,又投靠北魏尔朱荣,后又从贺拔岳,随同入关中,镇压关陇人民起义。历任武卫将军,征西将军。岳死后,他被拥立为主帅,占据关中,迎北魏孝武帝,定都长安(今西安西北),建立西魏。任太师、大丞相、柱国大将军,专擅朝政。任用苏绰、卢辩等,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等,使西魏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又收编关陇豪族武装为十二军,创立“府兵制”,建立柱国、大将军、开府等逐级统领制度。其子宇文觉建国号周后,追尊他为文帝。

宇文泰

宇文泰507~556

西魏权臣。代郡武川(今属内蒙)人。鲜卑族。字黑獭。出身于世代兵户家庭。十八岁随父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继归葛荣。后降尔朱荣,编入贺拔岳军,开入关中镇压万俟丑奴起义。及岳死,他在武川军人支持下,被推为新统帅,占据关中。当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建立东魏后, 他亦杀逃奔关中的北魏孝武帝, 于公元535年立元宝炬为帝, 以长安为都建立西魏,任大丞相,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依靠关陇地主的支持, 用苏绰、卢辩等,改革官制,建立计帐(租赋预算)、户籍制度,颁行均田制,并收编关陇豪族武装为十二军, 由八柱国统率,创立府兵制,从而形成新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对以后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病卒,葬成陵,谥文公。北周时追尊为文帝, 庙号太祖。

☚ 姚僧垣   宇文邕 ☛

宇文泰507~556

西魏大臣、北周王朝的奠基者。一名黑獭。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年轻时随父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后投北魏尔朱荣,继从贺拔岳,随其入关中参与镇压义军。历任武卫将军、征西将军,渐占关中。北魏分裂后,迎孝武帝入关,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西魏政权,任太师、大丞相、柱国大将军,独专朝政。他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发展经济,创立由关中豪族武装组成的 “府兵制” 。治军严明,善用奇兵,纳谏如流。在东、西魏交战中,他亲自指挥数十次,屡获胜利。潼关(今陕西潼关)之战,他出奇兵击败高欢率领的东魏军。沙苑(今陕西大荔)之战,又以少胜多,以万余人击败敌20万人。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病逝。其子宇文觉在其创立的基础上,代魏建周,追尊泰为文帝。

宇文泰505或507—556

北魏、西魏大臣,北周尊基者。俗名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先祖为匈奴单于远属,后与鲜卑杂居,被推为主,遂鲜卑宇文氏。北魏安定侯宇文陵玄孙,宇文肱之子。轻财好施,喜结贤士。北魏孝昌二年(526),随父参加鲜于修礼义军。后转入葛荣部下。及荣败亡,例迁晋阳,为尔朱荣赏识,升统军。永安三年(530),随贺拔岳入关镇压万俟丑奴起义,迁征西将军。太昌元年(532),为左丞,领岳府司马,掌管行台军政事宜。其间,曾出使北魏,见魏孝武帝元修于洛阳,谋以关中军力抗衡高欢,加武卫将军。出为夏州刺史。永熙三年(534),岳死,继统岳军,消灭侯莫陈悦,平定秦陇,据有关中。受封侍中、骠骑大将军、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旋兼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七月,孝武帝为高欢所逼西奔关中,遂拥奉魏帝于长安,以拒高欢。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尚冯翊长公主,拜都尉驸马。寻进位丞相,掌军国大权。十二月,鸩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次年改元大统,史称西魏。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公。三年(537),进封柱国大将军。十四年(548),授太师。十七年(551),以冢宰总百揆。废帝二年(553),去左丞相大行台,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三年,废黜元钦,改立齐王元廓。恭帝三年(556),进太师、大冢宰。出巡至黄河染疾,还云阳宫,病卒。谥文公。及子宇文觉代魏称周,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史称其知人善任,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擅长方略。执掌西魏军国实权20余年间,对外与东魏进行沙苑、洛阳、芒山等大战,并遣兵取蜀中,灭萧梁于江陵。对内重用关中汉人,依靠关陇地主支持,进行改革。西魏初,命有司定24条新制,颁行之。后又采用苏绰制定的文案程式和计帐户籍之法,裁冗官,置屯田。以绰所提《六条诏书》,即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为治国方针,颁行均田制和赋役制,发展关陇农业,减轻农民负担,设六官,定九命之典,以一品为九命,九品为一命,改流外品为九秩,亦以九为上;罢门资,由朝廷任命刺史府官,以改革官吏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收编关陇豪族武装为12军,由8柱国统率,创立府兵制,相对提高士卒身份地位,使6镇军人与关陇大族结合,形成关陇统治集团。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为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宇文泰507—556

西魏权臣。字黑獭,代郡武川(治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少随父宇文肱参与鲜于修礼起事,旋转归葛荣。尔朱荣平定河北,又转其属下。后随贺拔岳迎北魏孝庄帝反正,以功封宁都子,迁镇远将军、步兵校尉。旋参与镇压万俟丑奴,迁征西将军,随贺拔岳安抚关陇。永熙三年(534),贺拔岳被害,泰继领其军,占据关中,消灭侯莫陈悦势力,受封骠骑大将军、关西大都督。此时高欢势力已盛,与魏孝武帝关系激化,另有他图。同年七月,魏帝受逼放弃洛阳西进入关,宇文泰奉帝都长安,进而掌握朝政。同年十月,高欢册立魏清河王亶之子善见为帝,建朝东魏。是年底,魏孝武帝死,宇文泰立魏南阳王宝炬为帝,建朝西魏。随后颁定新制二十四条,后复增制十二条,任用苏绰、卢辩等人制定各项措施,加强国政,改革官制,施行均田,又创立府兵制,使西魏国力逐渐增强。与此同时,宇文泰不断派兵与东魏争战,并逐步掌握军事主动。至西魏恭帝三年 (556) 初,始行《周礼》六官制,宇文泰为太师、大冢宰。同年十月因病而卒,时年五十二岁。宇文觉建立北周政权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后又追尊为文皇帝。

宇文泰507—556

一名黑獭。北朝西魏大臣。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鲜卑族。曾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继归葛荣,后降尔朱荣。又从贺拔岳,镇压万俟丑奴。岳败后,他占有关中。北魏孝武帝受高欢之逼,西奔长安。他拥帝与高欢相拒,为大丞相,后被他鸩杀! 立文帝,自称太师,总揽西魏朝政。他用苏绰、卢辩等改革官制, 颁行均田制,收编关陇豪族武装为十二军,由八柱国统帅,创立了府兵制, 使国力日强。死后, 子觉代魏,国号周。

宇文泰507—556

北周奠基者。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属内蒙)人。鲜卑族。参加过鲜于修礼及葛荣领导的起义军。荣败,归贺拔岳,从岳镇压关陇起义,官至夏州刺史。岳死,为岳部下所推,据有关陇。永熙三年(534),魏孝武帝不堪高欢凌辱,西奔长安,泰拥帝建立西魏。同年,毒杀孝武帝,拥立西魏文帝,为大冢宰,专制西魏朝政。他依赖武川镇中下级军官,拉拢关陇地主,引用苏绰、卢辩等制定各种制度;用人不限门第,唯才是用;整顿吏治,裁减官员;推行均田制;创建府兵制。顶住了东魏的频频进攻,并拓地到今天四川、湖北一带。北周建,追尊为文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2: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