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宇宙速度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宇宙速度物理概念。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行星际飞行器、恒星际飞行器必须具备的最低速度。这3个速度给出了人造天体运动的3种范围。能发射轨道为圆形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宇宙速度,是7.9km/s,叫第一宇宙速度,也叫环绕速度。人造地球卫星运行速度大于这一速度时,运行轨道变为椭圆形,速度越大,椭率也就越大。能发射逃离地球的行星际飞行器的宇宙速度,是11.2km/s,叫第二宇宙速度,也叫脱离速度。能发射挣脱地球和太阳引力的恒星际飞行器的宇宙速度,是16.7km/s,叫第三宇宙速度,也叫逃逸速度。 宇宙速度 宇宙速度Yuzhou sudu物体摆脱地球引力的羁绊,飞向星际空间必须具备的速度。人类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行星际飞行器和恒星飞船等人造天体所必须具备的最低速度各不相同,因而宇宙速度可分为几种❶使人造天体绕地球运行必须具备的最小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数值为7.9公里/秒。 ☚ 活动星图 人造地球卫星 ☛ 宇宙速度 宇宙速度Yuzhou sudu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及人造星体所需的最低速度。发射人造星体,必须使它具有足够大的速度,才能到达预定的空间轨道运转。速度过小,就会掉落地面;速度过大,就会脱离地球和太阳的引力。根据发射速度的不同,宇宙速度被分为三种,分别代表人造星体运动的三种范围。第一宇宙速度:人造卫星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又叫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的值为7.9千米/秒。第二宇宙速度:从地球上发射的人造星体,要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所需的最低速度,又称逃逸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的值近似为112千米/秒。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时,所发射的人造星体将脱离地球引力,但仍受太阳引力的作用,成为太阳系的人造行星。例如苏联1959年1月发射的月球一号卫星就是人类向太阳系发射的第一颗人造行星。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时,人造星体将不能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而按照发射速度的大小绕地球作偏心率不同的椭圆轨道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第三宇宙速度:从地球上发射的人造星体,要脱离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所需的最低速度,也叫做逃逸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的值约为16. 7千米/秒。当人造星体的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时,星体将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去。美国70年代先后发射的先锋10号、先锋11号、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卫星,都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 功 ☛ 宇宙速度从地表向宇宙空间发射的人造天体进入各种轨道而不再落回地面,在入轨点所需具有的最低初始速度。分3种:1.第一宇宙速度,即对地球的环绕速度,在地表入轨时值为7.9公里/秒;2.第二宇宙速度,即对地球的脱离速度,在地表入轨时值为11.2公里/秒;3.第三宇宙速度,即人造天体飞出太阳系,在入轨点相对地球的最低初始速度,在地表入轨时值为16.7公里/秒。 宇宙速度航天器(如卫星、飞船等)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和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统称为宇宙速度。航天器能环绕地球旋转运动的最低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千米/秒。航天器要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环绕太阳运动的人造卫星,需要的最低速度称第二宇宙速度,为11.2千米/秒。航天器要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低速度称第三宇宙速度,为16.6千米/秒。航天器获得第三字宙速度后,沿双曲线轨道飞离地球,最后脱离太阳引力飞出太阳系。目前能够获得上述3种字宙速度的唯一手段,就是采用多级运载火箭。 宇宙速度 宇宙速度在地球引力场内,要使物体成为人造天体,在其入轨点处必须具有的初始速度最小值。分为3种: ☚ 设得兰群岛 冲绳群岛 ☛ 宇宙速度 宇宙速度从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行星飞行器和恒星际飞船所必须具备的最低速度。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人造天体的运动速度近似地可用二体问题中的活力公式来表示: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平均线速度是V♁=29.8公里/秒,这是在地球轨道上相对于太阳的环绕速度。因此在地球轨道上,要使人造天体脱离太阳引力场的逃逸速度为 ![]() ![]() 式中m和r为地球的质量和平均半径;p是地球作用范围的半径,约为930,000公里。由于p>>r和 ![]() ☚ 宇宙模型 宇宙线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