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宁寿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宁寿宫 宁寿宫北京紫禁城内宫殿,属“外东路”建筑。位于紫禁城东部。宁寿门内,是皇极殿,皇极殿北面,即宁寿宫。宁寿宫原址是明仁寿宫一号殿所在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始建宁寿宫,次年宫成。此次修建之宁寿宫规模较小,宫址为后建之宁寿宫后殿处。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宁寿宫,意在乾隆帝称帝六十年后让位其子,以太上皇的身份居住在此,故扩建规模庞大。乾隆四十一年落成。嘉庆七年 (1802)修。光绪十七年 (1891) 又修。宁寿宫七楹单檐,有陛与皇极殿相连,宫制如坤宁宫。西楹设煮肉祭神大锅,东楹为东暖阁,为朔吉修祀之处。又,宁寿宫还包括宁寿宫周围的一组建筑,又称为宁寿全宫。乾隆三十六年大修宁寿宫,在苍震门东,形成了九重格局的宫殿群。由南而北的主要建筑是: 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宫垣南北127丈、东西360丈。全宫分中、东、西三路。皇极门正中南向,东面是皇极左门、西面是皇极右门。皇极门前是九龙壁,由五彩琉璃制成,各龙神气生动,无一雷同,下砌以碧琉璃,像海浪之形,白沫飞舞; 间以山石,缀以云气,每龙各戏一珠。九龙壁上覆以黄琉璃瓦,下承以白玉石座。皇极门内是宁寿门,五楹南向,前列金狮二。宁寿门内,长阶相属,为九楹重檐之皇极殿,殿内悬乾隆帝书匾曰“建极康宁”,东设铜壶刻漏,西设自鸣钟。殿庑东出凝祺门,西出为昌泽门。皇极殿后即宁寿宫。宁寿宫后分为三路。中路: 正中是养性门,五楹单檐,陛间列金狮二。门内是养性殿,九楹南向,制如养心殿。殿东壁悬乾隆《养性殿诗》;西壁悬乾隆题《董诰画懿戒图诗》。东暖阁匾曰“明窻”,东暖阁后匾曰“随安室”。西楹北端有塔院,内存金塔一座,是乾隆为存放其生母孝圣宪皇后的头发而制的。塔高4. 6尺,底部2. 2尺,用黄金3440两。金塔布满花纹,并镶嵌珠宝和松石,是一件艺术佳品。养性殿后是乐寿堂,堂东西七楹、南北三楹,共21间。北阁为寝宫,其东间对联为“亭台总是长生境; 鹤鹿皆成不老仙”。西暖阁对联为 “智者乐兼仁者寿; 月真庆值雪真祥”。楼上匾曰“与和气游”。乾隆帝常在此居住,以后慈禧太后也常居此。乐寿堂后是颐和轩,东西七楹,南北四楹,后有长廊。轩中置玉雕福山寿海,后间置青玉琢大禹治水图。正间匾曰“太和充满”; 后间匾曰“导和养素”。东暖阁匾 “随安室”; 西暖阁对联“随时自适天倪协; 即事多欣道味涵”。最后是景祺阁。东路: 养性门之东是阅是楼,楼南为畅音阁,高三层,上层匾曰“畅音阁、中下层匾分别为 “导和怡泰”、“南天宣豫”。阅是楼后是寻沿书屋,屋后是庆寿堂,再后偏东是景福曰,为康熙奉孝惠太后居所。宫后是梵华楼,楼西是佛日楼。西路: 养性门之西是衍琪门,即乾隆花园之正门。门内是古华轩。轩后垂花门内是遂初堂,堂北有延趣楼和三友轩。再北还有丛秀亭、萃赏楼、符望阁、倦勒斋等建筑。乾隆六十年 (1795),“迨夫耋龄备福,周甲巽位,克副六十年升炷心盟,爰以嘉庆丙辰 (1796) 朔旦,授玺礼成,诹吉初四日,御皇极殿,受皇帝衮衣彩舞,晋万万寿觞,率天下万国耆叟八千余人,呼嵩抃蹈,一时丹墀上下,紫垣内外,欢声若雷” ( 《清宫史续编》卷5)。 ☚ 英华殿 重华宫 ☛ 宁寿宫Palace of Peace and Longevit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