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馆三3703名学校。⑴赣语。福建建宁〖 〗。⑵粤语。广东斗门上横〖 〗。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學校部 > 地方學校 > 學館 學館 xuéguǎn 私辦學校,猶明清時的私塾。《北史·景穆十二王傳上》:“[子孝]性又寬慈,敦穆親族。乃置學館於私第,集群從子弟,畫夜講讀。并給衣食,與諸子同。”《資治通鑑·後周太祖廣順三年》:“自唐末以來,所在學校廢絶,蜀毋昭裔出私財百萬營學館。”清·蒲松齡《鬧館》:“上世裏我無曾入個學館,看文書銀錢票甚是作難。”又泛指校舍。唐·鄭谷《送太學顏明經及第樂歸》詩:“閑來思學館,猶夢雪窗明。”宋·余靖《海豐縣新學宫記》:“退與諸生謀建新廟而崇學館。” 学校 学校校(校舍;夜~;母~) 学(学舍;学宫;学苑;学院;学堂;学馆;学庭;学屋;学庐;学园) 宫(黉宫)文庠 横舍 灵台 鱣序 精舍 西胶 书堂 书房 頖水 学宫、学校:芹舍 芹宫 芹馆 读书的处所:书台 萤窗 造就人才之所:钧甄 国立学校:省学 国学 官设学校:成均 村镇上的学校:市学 高等学校:院校 学院 学府 大学 著名的学府:鸿庠 学校范围内的地面:校园 (学习场所:学校)
另见:学习 学生 教师 培养 ☚ 学校 学习之所 ☛ 学馆xué guǎn❶太学的学舍。郑谷《送太学颜明经及第乐归》:“闲来思~~,犹梦雪窗明。” ❷教读的书馆。《北史·景穆十二王传》:“乃置~~于私弟,集群从子弟,昼夜讲读。” 学馆古代各级学校之概称。又称“馆学”。唐代以后作为培养储备人才的重要场所。学馆生员大都要通过贡举,称生徒,及第之后获得任官的出身资格。唐代的学馆包括弘文馆、崇文馆、崇玄馆、国子监诸学,以及州县学。后代亦沿用此称。 学馆 学馆学校。《资治通鉴·齐纪二》: “文明太后令置学馆,选师傅以教诸王。” ☚ 学 循资 ☛ 00018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