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浅深,言语工拙,皆非所以论诗。
作者的学识高深还是肤浅,诗作中语言华美还是朴拙,这些都不是评论诗歌作品的依据,都不是写诗的主要基础。语出元代方回《桐江集·卷一·赵宾旸诗集序》: “古之人,虽闾巷子女风谣之作,亦出于天真之自然,而今之人反是。惟恐夫诗不深于学问也,则以道德性命、仁义礼智之说,排比而成诗,补凑而成诗。以哗世取宠,以矜己耀能。愈欲深而愈浅,愈欲工而愈拙。此其何故也?青霄之鸢非不高也,而志在腐鼠,虽欲为凤鸣,得乎?是故诗也者,不可以勇力取,不可以智巧致; 学问浅深,言语工拙,皆非所以论诗。”
(盛)
☚ 诗史善记意,诗画善状情。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