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学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学步;学部

◉ 学步xuébù  (幼儿)学习走步。可比喻从事某种工作的初始阶段。〈例〉~车/ 蹒跚~/ 孩子开始~了/ 这是一项陌生的工作,目前还处在~阶段。
◉ 学部xuébù 
❶清代末期官署名,掌管全国教育。〈例〉辛亥革命后,~改为教育部。
❷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各学科的咨询机构,由若干院士(旧称学部委员)组成,院士由院内外著名科学家担任。〈例〉物理~/ 生物~/ 中国科学院~委员已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部xué bù

学校或研究机构中相关学科组合在一起的部门。1890年《日本国志》卷三十二:“东京大学校分法学、理学、文学三学部。法学专习法律,并及公法。理学分为五科: 一、 化学科;二、 数学、物理学及星学科;三、 生物学科;四、 工学科;五、 地质学及采矿学科。文学分为二科: 一、 哲学、政治学及理财学科;二、 和汉文学科。”

学部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设立。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稽颁各学校政令。置尚书、侍郎各一员。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和司务厅,附设翻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等机构。原国子监并入,设国子丞一员总司文庙、辟雍殿礼仪事务。宣统三年(1911),尚书改称学务大臣。

学部

学部

官署名。清代末置。掌国家教育政令。《清史稿·职官志六》:“学部:学务大臣、副大臣各1人;左、右丞,左、右参议各1人;参事厅,参事4人;司务厅,司务2人。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5司,郎中各2人,员外郎15人,主事18人,一等书记官11人,二等17人,三等15人。大臣掌劝学育材,稽颁各学校政令,以迪民智。副大臣贰之。总务掌机要文移,审核图书典籍。专门掌大学及高等学校,政艺专业,咸综领之。普通掌师范、中、小学校,各以其法定规程稽督课业。实业掌农工商学校,并审核各省实业,为民兴利。会计掌支计出入,典领器物,及教育恩给。其兼辖者:八旗学务处总理、协理、督学,调查、图书各局长、局员,编订名词馆总纂,图书馆正、副监督以次各员,俱择人任使,不设专官。”

☚ 选部   巡院 ☛

学部xue bu

❶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❷accdemic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学部xue bu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Qing Dynasty,academic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学部

清末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二十九年改称学务大臣。三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厘定官制时始设学部。原有的国子监改隶本部。主官为尚书、侍郎。宣统三年(1911)改称大臣、副大臣。辛亥革命后,改称教育部,主官为总长、次长。

学部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九月山西学政宝熙奏请设立学部,经政务处及学务大臣议复,于同年十一月下谕批准设立。原谕说:“本日政务处、学务大臣会奏,议复宝熙等条陈一折,前经降旨停止科举,亟应振兴学务,广育人才。现在各省学堂已次第兴办,必须有总汇之区,以资董率,而专责成,着即设立学部。……国子监即古之‘成均’,本系大学,所有该监事务,着即归并学部。”学部掌劝学育才,稽颁各学校政令。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为正副长官;下设左右参议各一人,参事四人,司务二人,视学官十二人。内部组织分为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共设郎中五人,员外郎十二人,主事十五人,视学官无固定员额。部的直辖机关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整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此外,国子监归并学部后,设国子丞一官,掌管文庙、辟雍两处礼仪事务,分设典守、奉祀等官,各司其事,均隶属于学部。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尚书为学务大臣,侍郎为副大臣。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改设“教育部”,参见该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