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刻苦 得名“苦禅”Xueyikeku deming “kuchan”
我国著名国画家李苦禅少年立志学画,但在他面前展开的学艺之路,却是不平坦的。但他以吃苦耐劳的惊人毅力,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叩响了艺术殿堂的大门。李苦禅原名李英,出身在山东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为了实现自己学习艺术的愿望,1919年,21岁的李英进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半工半读,后转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可是他穷得身无分文,没钱支付学费和维持生计,于是他就利用每天晚上的课余时间,去做最苦的差事——拉人力车。他曾寄宿于陋寺,以长凳为床,青砖为枕。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他发愤学艺,锲而不舍。同窗学友看到他生活得如此艰苦,学画学得又如此刻苦,一个“苦”字似乎总是和李英连在一起,便半开玩笑地送给他一个名字“苦禅”。备历艰辛的李英,自然很能体会这个名字的含意。后来,他成为艺术大师齐白石的得意弟子,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李苦禅”这个名字终于在中国画坛上响亮了起来。

芭蕉麻雀 李苦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