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学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学政

 学官名。清代掌握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的提督学政的简称。因该学官还兼管武举事宜,所以学政之前冠以提督衔。学政人选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员中任命。任期三年。不管学政本人官阶大小,在任学政期间,与地方上的督抚平行。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提学使。

学政xué zhèng

提督学政,亦称学差: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八五·1100)

学政【同义】总目录


宗师学政学台督学使者
主持人

主持人

主其事的人:政(学~;盐~)
主持家务的人:当家人
家长制之下一家中为首的人:家长
愚顽暴虐的家长:顽父嚚母
主持会议的人:主席
广播、电视或文艺节目的组织者、掌管者:主持人
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司仪
主持一个佛寺或道观的僧尼或道士:住持
住持僧的尊称:长老
佛寺的住持:主僧 堂头(堂头和尚) 方丈僧
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寺主
寺院、道观的住持:方丈
(主持掌管某项事务的人:主持人)

另见:主持1 掌管 处理 维护 带领

☚ 管理者   领导人 ☛

学政

官名。亦称“提学”,俗称“大宗师”。清初沿明制,于各省设督学道,凡由翰林、科道出身任用者为“学院”,由部属等官任用者为“学道”。雍正四年(1726),各省督学俱改为学院,称提督某省学政。为钦差之官,例以翰林院侍读、侍讲、编修、检讨、各部侍郎、京堂及科道等官由进士出身者充任,各带原衔品级。掌一省之学校、教习及教育行政、科举考试诸事。如巡回各府,主持生员之岁考、科考,以及童生试的最后阶段考试,决定最终录取者。任期为三年,任满更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提学使。

学政

学政

官名。清代置。即提督学政,掌一省教育政令。《清史稿·选举志一》: “惟顺天、江南、浙江为提督学政,用翰林官。……甘肃自分闱后,始设学政。……学政考核教官,按其文行及训士勤惰,随时荐黜。”

☚ 学士   学习 ☛
学政

学政

清代各省主管学校教育、考试的官员。亦称“督学”,俗称“大宗师”。清初沿明制,各省设督学道,并规定凡由翰林、科道出身任用者为学院,由部属等官任用者为学道。雍正四年(1726年),各省督学俱改为学院,称提督某省学政。为钦差之官,例以翰林院侍读、侍讲、编修、检讨、各部侍郎、京堂及科道等官由进士出身者充任,各带原衔品级,掌一省之学校教育行政及院试、岁考、科考等考试诸事,三年任满更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学政,改设提学使司提学使。

☚ 儒学提举   博士 ☛

学政

又称“督学使者”。中国古代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由侍郎、京堂、翰林、科道及部属等官由进士出身者简派,3年一任。1906年改名为提学使。

学政

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见“提督学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