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xueqian jiaoyu pingjiade zhibiao tixi
一系列的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集合以及相应的权重系数集合。在这个指标体系中,任何一个具体的指标都不能反映全部的目标, 而只能反映目标的某一个方面或部分。它由多级指标组成,包括指标、序号、权数、评价标准、评价等级等。它有三个特性:
❶完整性。各种指标相互补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对幼儿的评价为例,如果只有定量的指标(如智商分数),而无定性的指标,则对幼儿的评价就不可能是全面的和科学的, 而如果把定量的指标和定性的指标结合起来, 使之相互补充、相互联系,则对幼儿的评价就会较为全面和科学。在考察幼儿的智力发展情况时,较多使用智力测验法。实际上,在这种考察中,如果只注意精确的分数定量,而忽视了模糊定量的配套成龙,那么,对幼儿智力的评价也不是科学的。
❷协调性。各种指标在相关的质的规定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一致、协调发展。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相关的协调,如定性指标同类别尺度就是同一种类型,具有一致性,在对幼儿园进行评价时,对同级同类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一样的, 而不能用两种指标体系评价同一类型的幼儿园;另一种是延伸性的协调,例如,对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很多现象和问题不能仅仅用精确定量的指标来衡量, 因为社会现象中有很多问题是不能精确定量的。这时,如果采用在精确定量基础上的模糊定量,或把模糊定量和精确定量结合起来,评价效果就会好得多。模糊定量就是精确定量的延伸和发展,精确定量和模糊定量之间就具有一种延伸性的协调。
❸比例性。各种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学前教育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有的可以提出精确标准,如具体的数字,如百分比。有的则用“模糊标准”,如等级、程度语言等表示。“文字标准”内容所包含的各种要素,可以根据它们的相对重要性,规定不同的比率, 最后计算出结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