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不一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不一律 又称“三多样律”。 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电影创作原则对戏剧“三一律”创作原则的否定。 因电影没有舞台空间的局限,也没有每幕每场将受到自然时间的限制,完全可依事件、情节、人物表现的需要实现动作的时空自由,故称其为“三不一律”。 1914年和1916年,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影片冲破了过去电影对戏剧原则的依赖和摹仿,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动作的镜头进行组接,出现了平行交替蒙太奇。 在创作实践中把电影和戏剧的处理时空原则明确区分开来。公认这是“三不一律”的首创。这一原则在世界影坛的运用,大大开拓了电影艺术对现实人生的广阔表现领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