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孟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孟超1902—1976

山东诸城人
著名作家。中共党员。曾任出版总署图书馆副馆长、编审,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副主任等职。著有《侯》、《冲突》、《长夜集》、《赤偃草》、《骷髅集》等。
原名:孟宪盻
笔名:孟超、小糊涂、王崇文、木、本社、东郭先生、东郭迪吉、史优、边生、华夏、妇联会、张默、陈波、陈茵、现代妇女社、林麦、林默、迪吉、依凡、迦陵、孟心坚、赵坚、草莽、草莽史家、茵、南宫生、南宫熹、徐平、郭迪、海燕、黄弓、萧然、程美英、编者、潇然、燕子、L.S
化名:毛振泰、孟春阳
别名:孟励吾

孟超

我忆孟超楼适夷人民日报1979年10月10日,新华月报
1980年1期
我见到了爸爸——写于孟超同志昭雪之日
忆孟超
怀孟超
孟超与戏剧编辑室
出版界逝世人物志:孟超(1902—1976)
孟 博
秦 似
聂绀弩
曲六乙
战地(增刊)1979年6期
新文学史料1984年4期
读书1984年7期
中国出版年鉴(1981)第343页
中国出版年鉴(1982)第114页
孟 超
孟 超
孟 超
林曼叔等
李立明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83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224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68页

孟超

榕湖忆旧录:孟超和《李慧娘》
冤哪,孟超……
忆孟超——往事漫忆之四
孟超生平简表
孟超笔名录
孟超著作目录
山东第一代战士型的新作家
孟超及其剧作《李慧娘》——纪念孟超逝世十二
周年
冯英子
林 彦
陈 原
卢亚言
卢亚言
卢亚言
王欣荣
欣 荣
桂林日报1981年10月15日
戏剧与电影1980年4期
散文1980年12期
文教资料1986年2期
文教资料1986年2期
文教资料1986年2期
临沂师专学报1988年3期
戏剧丛刊1988年3期

活动在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孟超
孟超《李慧娘》冤案始末
王欣荣等
穆 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5年2期,名人与冤案——
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三)第263页
忆孟超
孟 超(1902—1976)
穆 欣
京 声 溪 泉
名人与光明日报第307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253页
孟超

孟超1902—1976

剧作家、杂文家。笔名林默、迦陵等。山东诸城人。1924年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并开始文艺工作。1928年与蒋光慈、阿英等人在上海组织太阳社,出版《太阳月刊》。次年,与夏衍等人办上海艺术剧社,不久扩大,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41年在桂林主编《野草》半月刊。后又在昆明、重庆等地编辑报刊或任教。1947年赴香港,任《小说月刊》编辑。1949年初回内地。新中国成立初在出版总署任图书馆副馆长和书刊编审。1954年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室副主任。1962年发表其代表作历史剧《李慧娘》。“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含冤而死。另有剧本《阿珍》(与人合作),杂文集《长夜集》《赤偃草》,小说集《冲突》和诗集《残梦》等。

☚ 沈从文   潘漠华 ☛
孟超

孟超1902.3——1976.5

原名孟宪棨,笔名有迦陵、迪吉、东郭迪吉等。山东诸城人。1924年入上海大学文学院读书,开始写作短诗和散文。1927年出版诗集《候》。1928年元旦与钱杏邨(阿英)、蒋光慈、杨邨人创办太阳社和春野书店,积极提倡“普罗文学”,参加编辑《太阳月刊》,并在其中发表反映上海工人反对资本家残酷压迫剥削开展罢工斗争的话剧《铁蹄下》等。同年出版诗集《残梦》。1929年,参加发起成立上海艺术剧社。同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冲突》。该年下半年参加筹备成立左联。1930年左联成立后,负责上海一些大学的左翼文艺团体的工作,后从事工人运动。同年, 在《中国学生》、《艺术月刊》上,发表了一些探讨学校戏剧运动和有声电影前途的文章,并担任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剧联的前身)总务部文书。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五战区救亡工作队队长,在安徽、湖北一带随军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并创作三幕话剧《淮上曲》。1940年,曾出席文协桂林分会举办的话剧《三兄弟》、《国家至上》、《包得行》讨论会。1941年桂林白虹书店出版了他的独幕剧集《我们的海》。该书计收独幕剧《新的娜拉》、《午夜》、《我们的海》、《鸡与雁》、《渔家女》、《三八节的早晨》,内容大多反映妇女在抗战中的贡献。1944年“西南剧展”开幕,为征展组干事,并为十人评戏团成员,与田汉、华嘉等集体讨论,并写出剧评在报纸上发表。此后,在昆明、重庆、香港,还发表了许多剧评、影评和关于旧剧改革的文章。建国后,历任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戏剧编辑室主任,对于整理传统戏曲、发展我国文化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作品有昆曲《红拂夜奔》、《李慧娘》和京剧《穆桂英比箭——大破天门阵的小插曲》等。

☚ 屈楚   柯灵 ☛

孟超

孟超1902—1976.5.6

笔名有东郭迪吉、林麦、林默等。山东诸城人。1924年到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曾在《洪水》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和短诗。1928年与蒋光慈等组织“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春野书店,后为“左联”发起人之一。抗战初期领导过抗日宣传队,1940年8月与夏衍等在桂林创办《野草》月刊,主编《艺丛》月刊,1943年后在昆明、重庆等地教书和当编辑。1947年去香港,与秦似等恢复《野草》半月刊,并任《大公报》、《文汇报》特约撰稿人,与以群等办《小说》月刊。1949年到北京,历任出版总署科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研究室副主任等职,1957年任中国戏剧出版社副总编辑。他在“左联”时期就写了大量杂文,仅1935年10月到1937年7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在《青岛民报》副刊《十字街头》上发表杂文五百多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写了大量杂文,结集出版的有《长夜集》(1941年,桂林文献出版社)、《未偃草》(1943年,桂林集美书店)、《水泊梁山英雄谱》(1950年,上海学习出版社),未出版的还有《流云集》、《泻余草》等。在《〈未偃草〉题记》中,孟超把杂文说成“临风不偃”的“野生”的“小草”。他的杂文内容广博丰富,体式笔法多样,有直接针砭现实的评论和杂感,如《从杀老鼠谈起》、《周作人东渡》;有回忆性杂文,如《怆动的友情(纪念灵菲兄)》;有抒情散文式的杂文,如《一年容易又秋风》;有类似科学小品和寓言的杂文,如《渔猎故事(一、鹭,二、熊与虎,三、雁)》;而数量最大,也写得最有特色的是那些结合历史和古典文学的杂文,如《历史的商纸》、《孙行者的际遇》等。孟超爱写史论和文论式的杂文,注重对文献材料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铸造和发挥自己的见解。这类杂文借题发挥、议论纵横。这是孟超对现代杂文艺术的贡献。

☚ 孟秋江   九画 ☛
孟超

孟超1902——1976

笔名小糊涂、迦陵、东郭迪吉、迪吉、林夷、林默、草莽史家、南宫熹、南宫生、黄弓、史优、边生、陈波等。山东诸城人。1928年与蒋光慈、钱杏邨等发起成立太阳社,创办春野书店、《太阳月刊》。1930年参加上海左翼联盟,曾参与创办艺术剧社。抗战爆发后,在广西、云南、四川、香港等地从事戏剧、报刊及教育等工作。建国后,曾任国家出版总署图书馆副馆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著有多部诗集、小说集、杂文集、独幕剧集以及《水泊梁山英雄谱》和《金瓶梅人物论》等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著作,毕生为中华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赵景深   吴晗 ☛

孟超1902—1976

作家。山东诸城人。1927年与蒋光慈等人组织太阳社。参加“左联”后,与冯乃超等人创办艺术剧社。主编过《艺丛》月刊。有诗集《候》、《残梦》,小说集《冲突》,杂文集《长夜集》等。

孟超1902~1976Meng Chao

contemporary poet and writer.Works: Incomplete Dream,Conflicts,A Collection of Long Nights,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