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孟继懋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孟继懋
孟继懋孟继懋(1898—1980) 京 声 溪 泉 新中国名人录第253页 孟继懋中国骨科学家。1897年出生。1920年赴美国芝加哥拉什医学院学习,1925年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协和外科工作。1937年中华医学会成立骨科学组,他是6名成员之一。1945年设计了孟氏肩关节融合术,1935年编《骨折与脱位》,是中国第1本现代骨折教材。他主编的《手部损伤早期处理》、《骨与关节损伤》、《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分册》分别于1960、1982、1984年出版。1980年去世。 孟继懋 099 孟继懋1899—1980骨科学家。天津人。1920年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拉氏(Rush)医学院留学。1925年回国就职于协和医学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医疗救护组,医治抗日伤员。建国后,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骨科研究所所长等职。孟氏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艺精湛,勇于创新,设计出新的股骨粗隆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损伤病,具有手术简便、愈合快等优点。有多项创新,如受修脚刀启发而设计出半月板刀等。是国内享有盛誉的骨伤科教授。著有《骨与关节损伤》一书。 ☚ 谢志光 余无言 ☛ 孟继懋 孟继懋孟继懋(1898~1980年),现代骨科学家。天津人。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后赴美公费留学,就读于芝加哥Rush医学院。1925年学成回国,任职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建国后,历任北京医学院附院院长,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参与创建骨科研究所任所长。曾任国际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外科学会委员及名誉主席。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孟氏于1937年日本发动芦沟桥事变时,参加了医疗抢救组,为抗日战士治伤。孟氏临床经验丰富,对病例分析精辟、判断准确、方案完善。对手术精益求精,他进行的关节成形术、肌腱移位术及骨关节结核手术等经长期考验,功能满意。勇于创新,如对髋关节损伤病,设计出新的股骨粗隆间截骨术,具有手术简易,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人们称此为“孟氏截骨术”。他设计和改进了不少手术器械,如将浴室所用的修脚刀改制成半月板刀等。曾主编《骨与关节损伤》一书。孟氏毕生孜孜不倦,辛勤求知,掌握国际骨科最新知识及动态。在骨科手术上有较深的造诣,是国内享有盛誉的骨伤科学教授。他教学有方,生动活泼,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强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他培养出来的一批批骨科人才中,有不少已成为我国骨科学界的栋梁。 ☚ 承淡安 余无言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