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第力田《辞源》源云:一、汉代选举的科目名。《汉书·惠帝纪》四年:“春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二、汉代掌管教民务农的官。《汉书·高后纪》元年诏:“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也作“孝悌力田”。《汉书·文帝纪》十二年诏:“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按,此语尚有他意,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云: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务农。汉以后各王朝均作为表彰名目之一。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贤良方正’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宋后诸史,此语多作“孝弟力田”。其意亦有同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所云,仅举一例,以为说明。《元史·列传八十二·忠义三·刘耕孙》:“耕孙至,召父老告之曰:‘吾儒士也,今为汝邑尹,尔父老当体吾教,训其子弟,孝弟力田,暇则事《诗》、《书》,毋自弃以干吾政。’” |